苏仙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

13.01.2016  22:40

根据郴州市2015年湘江污染防治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和区政府下发的《关于东江苏仙段(翠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总体部署,苏仙区畜牧兽医水产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生态养殖示范,推广经济实用和科学高效治污模式,提高了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

一、摸清底子、制定方案。3月份,该局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规模养殖粪污面源污染调查,全面掌握了全区养殖污染现状及治污情况,并按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了《苏仙区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报区政府印发了《苏仙区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为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争取政策、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投入,实行“以奖代补”,解决全区养殖业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全区落实治污资金325万元,全部用于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尤其是三个标准化项目建设场,争取上级资金分别为:出口养殖场55万元、周少兵养殖场30万元、俊旺养殖场30万元,工程完成后已基本实现达标排放。

三、加强宣传、形成共识。一是加强粪污综合治理的引导和示范。组织52个规模养殖场负责人到区春泉良种养殖场、鸿发养殖场现场观摩已建成投产运行的粪污深度处理设施,进一步增强养殖场污染治理意识。二是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宣传力度。采取印发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向养殖场户宣传《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牧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等法律法规及养殖污染的产生、危害、治理等相关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全年共发放宣传资料3200余份,区、乡两级共举办培训班17期。

四、突出重点、强力推进。一是对纳入污染治理的164家规模场,采用污水深度处理模式(深度处理法是指猪舍废水经集水池、固液分离、调节、厌氧、缺氧、好氧、二级沉淀、消毒,最后达标排放)进行治理。二是对中小养殖场(户)采取三级沉淀模式进行污染治理,猪场内的粪尿先在场内三个沉淀池内进行沉淀,然后用于林木灌溉施肥。三是对污染治理难度大的养殖户实施关停或搬迁,现已有兴新、罗家寨等养殖场关停。四是164户规模养殖场全年共改造栏舍27503平方米、建雨污分离沟8750米、新建或改造污水处理池14280立方米、新使用生物净化池和果木利用地140亩,每年可减少污水排放10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