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五大工程” 引领旅游风生水起

23.10.2015  15:13

今年前三季实现收入4.6亿元

躺下的资源逐渐站起来了,沉睡的文化逐渐醒起来了,美丽的风景逐渐靓起来了……”排料乡金龙村、排碧乡十八洞村、麻栗场老寨村等6个村入选“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一脚踏三省”的边城茶峒古镇游客络绎不绝;雅酉镇石头寨古色古香的民居成了摄影人的天堂;道二乡紫霞湖波光潋滟、水天一色……新举措带来新发展,花垣县旅游业风生水起,渐入佳境。

10月19日,花垣县民族宗教事务和文化旅游局相关记录显示,1至9月,该县旅游接待人数15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6%,实现旅游总收入4.6亿元,比增41%,均创历史新高。

百里苗乡”花垣县自然人文景观独特,民族文化底蕴厚重,拥有1个3A级风景名胜区(边城茶峒)、1个国家地质公园(排碧寒武纪地质面貌)、3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出一批新的乡村游景点,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元素。

今年,该县创新举措,实行“农旅结合”,在全县形成工业、农业、旅游齐头并进新格局,走出“一矿独大”困境,合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7月初,召开了该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旅游工作会议,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制定和印发《关于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打造边城茶峒风情小镇、古苗河大峡谷、紫霞湖生态休闲、蚩尤部落群、崇山老卫城五大旅游板块,辐射和带动全县,形成以自然山水风光、苗族文化体验、生态休闲度假、户外竞技探险等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产品体系”的旅游发展总体思路,明确全县旅游业发展定位及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强力推进“五大旅游工程”,即读懂边城茶峒“这本书”,唱响再游古苗河“这首歌”,跳好紫霞湖休闲游“这曲舞”,演好蚩尤部落群“这台戏”,念好崇山老卫城“这本经”。

该县财政安排500万元发展引导资金,用于编制旅游规划、项目科研、环评等相关工作;对重点旅游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落实招商引资优惠和以奖代补政策;加大融资力度,鼓励企业及民间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引领上,抓好边城茶峒控制性、修建性详规的实施,推进全县旅游总体规划和古苗河、紫霞湖、乡村旅游等规划编制。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年度专项考核和目标管理,定期表彰和奖励旅游发展实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同时,整合旅游资源,开发一批星级酒店、农家客栈等重点旅游项目,完善区域景点路网等要素设施配套;重点提炼出既接地气,又适应旅游市场及游客需求的乡村游、农家乐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水平,让生态文化旅游成为助推精准扶贫、带动群众长久致富的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