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芙蓉区实行“互联网+两型”垃圾回收法

04.03.2016  11:14

回收侠带动绿色参与

长沙市芙蓉区实行“互联网+两型”垃圾回收法

废旧物品回收利用是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重要环节,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岸街道东宜社区,居民们用生活废品、废旧垃圾兑换积分,然后用存在手机里的积分到小区周边的超市、早餐店购买东西。此外,还有志愿者在线上和线下引导大家进行分类回收。“互联网+两型”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已渗透东宜社区,吸引了上千户居民参与。

居民:

废旧物品兑换积分购物,实惠又环保

近日,居民张弘来到社区居委会门口,在志愿者引导下,她用闲置多年的废旧电视机兑换了价值100元的积分。“这台老式电视机五六年前就已停止工作,放在家里占地方,丢了又浪费,这次总算为它找到了好去处。”张弘高兴地对记者说。

贴上二维码后,这台电视机将被环保科技公司送去分解处理,而张弘所获得的积分将存入手机,可以在小区旁边的菜店、超市、日化品店、早餐店当作100元直接消费。在此之前,她将家中的废旧塑料瓶、废电池等垃圾投入小区旁的乐享乐投智能垃圾分类机,也相应获得了可当钱使用的积分。

这些都得益于东宜社区实行的多方合作垃圾分类回收办法。1个月前,社区、周边15个商店与湖南乐享乐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鼓励居民分类处理可回收垃圾,并建立相连的网络系统。居民把电池、塑料、玻璃制品等废品投入垃圾分类机,或将大件的废旧电器交给回收员,获得相应积分,商店再通过系统用积分抵扣居民的购物款,环保公司将废品送至专业回收厂家后,按照商店所抵扣的积分给商店打款。而商店因为积分可以吸引更多顾客,也很乐于这样做。

志愿者:

引领环保风尚,倡导垃圾分类

据东宜社区书记李慧介绍,通过社区引导,目前这一社区已发展20名环保志愿者,其中包括10名“回收侠”。“回收侠”可以建立居民微信群,发动大家坚持垃圾分类,把可回收的垃圾投入垃圾分类机。对于无法投入垃圾分类机的大件废旧物品,“回收侠”还会每月定期举办线下回收专场活动,并通过手机上的回收系统对回收物品进行评估,在系统内给居民传送相应的积分。

40多岁的居民谢顺华便是一名“回收侠”,目前,她已发动200多户居民参与了垃圾分类处理。在她看来,每一次垃圾回收虽然换不了多少钱,但对居民来说,却实实在在地参与了“两型”实践,也享受了小乐趣。

李慧介绍说,如今,社区发动志愿者,志愿者发动居民,东宜社区已有1000多户居民参与到日常的垃圾分类处理中来。以前,分类垃圾回收量并不稳定,实施上述办法后,东宜社区平均每天可收集150公斤可回收垃圾,这里面还不包括大件的废旧电器等。

环保公司:

多赢”方法让垃圾分类落到实处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让垃圾分类能够进入良性循环,不需要政府补贴也能可持续发展。”负责回收工作的湖南乐享乐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肖邦认为,这是一种“多赢”的方法,居民既保护了环境,也得到了实惠;环保科技公司在做好环保回收的同时,也确保了自己的盈利;商家得到了更多居民的光临,销售额也有所上升,且不需要投入更多的宣传成本。

肖邦说,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不仅各方参与起来很便利,志愿者团队也可以更快地影响到更多居民,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既传播了“两型”理念,也逐渐孵化出了“两型”组织,让垃圾分类等工作真正落到了居民生活之中。

中国环境报3月1日第8版,http://news.cenews.com.cn/html/2016-03/01/content_40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