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致敬“小人物”彰显城市人文情怀

10.01.2017  04:05

  记者从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获悉,经过一年时间,网红“图书馆拾荒老人”韦思浩的铜像即将完工,这座半身铜像将立在杭州图书馆内。韦思浩因为一则《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看书前”自发洗手》的报道而知名于网络,然而直到他因车祸离世后,其真实身份和生前捐赠义举方为公众所知。拾荒不是为了补贴家用,而是捐资助学。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楼含松说,“韦思浩是一个有爱心的教育者,他走了,但他的精神,不能从这座城市中逝去。”(1月8日 《工人日报》)

  用树立铜像的方式来播撒身边感动,像平凡的身边人致敬,是非常真诚的创新之举。一座城市需要人文光坏,每一个独立个体都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尤其是像韦思浩这样行大义、持之以恒做好事的人,更应当得到公众足够的认可。

  为带给人们感动的平民英雄树立铜像,是对人文精神最好的致敬。城市发展在加速,人们对城市的诉求也越来越单一,随着工作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人们很容易被工作所牵引,没有办法停下来好好欣赏自己的城市。一座城市不应当单纯地被当做一个安放工作的寄居地,它更应当敞开怀抱讲好自己的故事,用一个个鲜活的平凡人的动人事迹来播撒感动,让好人气息在城市流淌。韦思浩是我们身边非常温暖的存在,他或许没有丰功伟绩,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动人壮举,但是他在细节上的一些举动,足够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继而吸引人们主动走进他的世界,了解他的人生故事。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只要释放善意,就可以积小善成大善,积小义为大义,身体力行地传播一些温暖力量。我们总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如果所有城市像杭州市这样努力去关注和致敬每一个播撒小感动的身边好人,就能塑造诚意满满的故事图景,给人们带来正面影响。

  为带给人们感动的平民英雄树立铜像,是释放城市温情的善意表达。一座城市可以安放梦想,但是同时也是安抚身心的绝佳场所。韦思浩被人们熟知是因为他看书前洗手的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在这座喧哗的大城市,他能够真正静下心来,用退休时间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这点难能可贵,也彰显了老人希望这座城市更美好的愿望。韦思浩是一个文雅的“拾荒老人流”,他深爱这座城市,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因为他把这座城市当做自己的家,所以才会自然地肩负起“照顾家人”的担当。他努力通过拾荒来换取收入,资助贫困学子,用自己的行动温暖和帮助自己的“家人”。若不是这一份温暖的家的情怀,他不会如此温柔地释放心中善意,也正是他这一份坚持奉献,让人们看到了平凡人奉献的感动,直击人心。

  每一个平凡人都有自己不平凡的一面,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尊敬。当韦思浩作为个体被人们密集关注和致敬时,他所代表的那个群体也能充分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善意。尊重平凡、挖掘感动,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关注的力量,是这座城市赠与平凡人的最温暖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