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联合日报》:自主创新让中国机器人登上世界奖台

11.11.2014  12:39

  中新社长沙11月9日电 题:自主创新让中国机器人登上世界奖台

  中新社记者 邓霞    徐志雄

  “成为国际领先的智能制造企业”是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漾的信念。

  凭借这样的执着,仅成立四年之久的长泰机器人通过技术自主创新,已积累50余项国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今年7月还将国际机器人行业最高荣誉“IERAAward发明与创业奖”银奖囊入怀中,成为中国机器人制造领域十年来首个获此殊荣者。

  记者走进坐落于湖南长沙雨花经济开发区的长泰机器人公司,探秘这家年轻企业快速崛起的原因。

  隶属于中国轻工集团的长泰机器人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领头羊”杨漾今年也才35岁。在他看来,公司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除了这群极具创造力、肯钻研的员工外,还离不开公司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的专项纵深联系与合作。

  “我们与清华大学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开发焊接机器人及相关智能视觉产品;与中国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杨漾介绍说,今年10月,长泰机器人还牵头筹建了长沙市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了多家高等院校和相关产业链骨干企业,欲形成一条包括机器人科技研发、生产制造、应用服务在内的科研产业链。

  依托自身技术优势,长泰机器人成为中国国内为数不多的真正具有研发、设计、制造、检测、服务等整体实力的机器人工业智能终端制造商,生产自主品牌机器人及成套生产线。先进铸铁件自动精整工业机器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产品。

  杨漾向记者介绍,中国的铸件打磨行业一直长期依赖人工。铸件清理工序主要采用大功率通过式磨削机取出铸件表面形成的披缝、氧化皮等,再转由人工精整。“人工精整在线清理难度大、产能低,铸造环境也最为艰苦。

  为解决这一难题,把人工从繁重的铸件清理工作中解放出来,长泰机器人自主研发出机器人铸铁件自动化精整系统,引入了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柔性在线补偿、传感器、伺服控制等多项自动控制技术,用于铸造行业铸铁件清理的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作业,可提高清理效率40%以上,改善了铸件后续处理生产作业环境。

  更让杨漾骄傲的是,该系统不仅可以适应现有的多品种生产,将来只要更换机器人前端、末端抓手,调试应用程序,就可以快速适应其他新的品种生产。“它不仅是中国‘制造’,更相当于一个平台,实现了中国‘智造’。

  此外,长泰机器人还研发出基于物联网的工业乳化炸药智能自动化生产系统,首次将机器人和工业物联网技术带入到传统的民爆行业,实现工业乳化炸药的自动化、连续化、安全化生产。“该项目研发时无国内外类似经验借鉴,整体生产装备均为自主研发,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杨漾说。

  目前,长泰机器人除了服务于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外,还涉足轨道交通、轻工造纸、食品饮料等领域。其中,智能物流生产线产品出口至台湾、印尼、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共超过300多个工程项目。杨漾表示,下一步,公司将重点关注国内中小微企业机器人的应用和市场开发。

刊于11月10日菲律宾《联合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