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费低位运行 节能降耗形势较好

13.03.2015  18:19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全省规模工业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促进“三量齐升”,推进“四化两型”,全省经济发展总体平稳,规模工业节能降耗总体形势较好。

   一、能源消费基本情况

  2014年,全省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6525.8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4%。从全年的趋势来看,上半年,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保持正增长,下半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由正转负。

 

   (一)超半数行业综合能耗下降。 2014年,全省规模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1个大类行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18个大类行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153.95万吨标煤,同比下降3.6%。

   (二)主要能源品种消费增速下降。 全省规模工业主要能源消费品种中,占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比重前两位的原煤和原油的消费量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10.5%和15.4%,比2013年增速分别低13.0个和17.6个百分点。

   (三)主要耗能企业能耗增速下降。 监测的全省耗能前50的工业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403.78万吨标准煤,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52.2%,同比下降4.3%,比上年回落13.1个百分点(2013年增长8.8%),拉低规模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增速2.3个百分点。其中,有27家企业能耗增速下降,平均降幅为10.9%,降幅最大的达28.9%。

   (四)大部分市州的综合能耗下降。 全省14个市州中,除湘西、张家界和娄底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增速分别为7.1%、3.6%和1.0)外,其余11个市均下降,有5个市州降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降幅前三位分别为衡阳、株洲和怀化,下降幅度分别为14.6%、9.2%和8.7%。

   二、节能降耗的亮点

   (一)单位增加值能耗平稳下降。 由于工业企业不断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改进生产工艺,2014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1.9%,“十二五”前4年累计降低38.3%,年均下降11.4%。

   (二)部分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提高。 全省供热效率75.1%,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炼焦与制气效率为93.4%,提高0.7%。综合来看,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71.4%,与2013年持平。

   (三)优质能源消费量占比不断提高。 全省优质能源消费量占比提升,其中,天然气、电力、生物质废料(用于燃料)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分别提高0.3个、0.6个和0.4个百分点。污染排放量大的传统能源消费量减少,其中,原煤消费量比上年减少909.35万吨,占能源消费量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

   (四)能源回收利用力度进一步加大。 随着节能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提高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水平,加快推进低品质热源回收利用的技术改造。 2014年,全省规模工业能源回收利用折合标准煤为371.04万吨,比上年增长10.7%。

   (五)单位产品能耗超6成下降。 全省重点监测的223家企业的68项主要产品能耗中,有43种产品单耗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占全部指标的63.2%。其中有4种产品的能耗降幅超过15%,降幅最大为转炉炼钢综合工序单位能耗,单耗5.67千克标准煤/吨,同比下降24.62%。

   三、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扩大结构节能的空间仍然较大。 2014年,占规模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近八成的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153.95万吨,同比下降3.6%,增速虽比上年回落7.5个百分点,但能耗占比却提升了0.1个百分点。虽然近年我省在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演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从2011­­­——2014年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规模工业能耗的比重看,始终维持在78%-79%之间,变动不大。由于历史原因,传统生产要素在六大高耗能行业投入较大,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能源消费占比大的状况。因此,在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上仍面临较大压力。

2011-2014年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单位:万吨标煤

行  业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占规模工业比重(%)

数量

占规模工业比重(%)

数量

占规模工业比重(%)

数量

占规模工业比重(%)

数量

六大高耗能行业合计

5595.56

78.1

5197.87

77.5

5313.34

78.9

5153.95

79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308.83

4.3

310.55

4.6

321.34

4.8

288.74

4.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777.89

10.9

763.93

11.4

701.41

10.4

654.27

1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77.18

15

1119.06

16.7

1195.27

17.8

1286.35

19.7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313.82

18.3

1234.4

18.4

1189.44

17.7

1190.51

18.2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31.47

6

394.96

5.9

368.12

5.5

338.14

5.2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686.37

23.5

1374.96

20.5

1537.77

22.8

1395.95

21.4

   (二)提高技术节能的水平面临瓶颈。 随着节能降耗工作不断推进,规模工业耗能产品单耗下降较为明显,部分产品指标已经接近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下降的空间进一步压缩,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的难度加大。同时,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外部经济环境较为疲软,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利润下滑,直接影响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客观上减少了技术升级投入,能源的有效利用率难以大幅提升,节能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强化管理节能的手段仍需提高。 相对于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而言,管理节能还存在短板,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日常的管理缺位。设备和管道的“跑、冒、滴、漏”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二是能源利用不充分。对能源分配使用不合理,优质劣用、大材小用,或劣材不用,如把优质能源用于一般低温工艺,把高品位能源当作低品位能源使用。三是生产组织不合理。存在生产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及其利用程度不平衡,功能与用能环节不协调以及大马拉小车,低负荷生产等。

   五、建议

   (一)找准突破口,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六大高耗能产业是目前全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产业,因此要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应从源头管控能源消费总量和调整结构,科学谋划相关产业的发展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加速产品升级,加大工艺改造,降低能耗水平,抑制能耗回升。同时,进一步推进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在严格限制钢铁、水泥、有色等高耗能产业发展、控制产业规模的同时,应扩大其他产业规模,逐步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不断推动我省产业结构向中高端推进。

   (二)推动技术升级,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广国内外先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工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成熟适用清洁生产技术普及率。完善市场培育,支持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在低碳技术的选择上,应着眼于近期有望实现产业化的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密切关注聚热式太阳能发电、核聚变等前瞻性技术。

   (三)加强政策指导,不断提升能源使用水平

  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用能的政策指导,帮助企业提高能源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合理组织生产和运输,合理分配使用能源和其他生产要素,建立能源的管理制度等措施。应及时做好监测工作,对影响全省节能降耗形势的大企业、大项目应及时关注、调研,深入了解其生产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前瞻性措施,避免能耗异常波动。

承办:能源处
执笔:宋  超  鲁  喆  殷  进  赵  昊
核稿:邹  阳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