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读两年书会写作能作诗 “农家妈妈”苦瓜藤下写童话

20.04.2016  13:21
  红网浏阳站4月20日讯(浏阳日报记者 张玲)“有一天,甜瓜对苦瓜说,我比你幸福,你那么苦呢,人们都喜欢我!苦瓜笑了笑说,我苦我照样受欢迎!我的根、茎、叶都是宝,有糖尿病的人更喜欢我呢!我并不羡慕你。甜瓜听了很惭愧……
  
  这并不是哪本故事书里写的,而是湖南浏阳市一位“农家妈妈”写的童话寓言故事。家住枨冲镇橙冲社区江山村的居民邱朗如,虽然只读过两年书,但是酷爱写作,尤其喜爱创作童话故事和诗歌。
  
   农家妈妈”写故事,家人看了直说“有趣
  
  4月19日,记者来到邱朗如家,只见家中各处都有她的创作痕迹,电话本、日记本、算术本,甚至墙上日历都写满了故事。
  
  “灵感一来,往哪里一坐就在哪里写。”邱朗如爽朗笑起来,她今年62岁,是一名家庭主妇,虽然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但劳作会赋予她各种创作灵感,有时候刚从菜地回来,来不及把手里的镰刀放下,她就开始在随身携带的便捷本上写起来。《甜瓜和苦瓜》的故事就是她在门前苦瓜藤旁边写的,在她的笔下,一棵树,一株草,一只窜跃的小松鼠,都有别样的角色。
  
  “看到屋前的豌豆,我就想它是怎么生长的呢?”于是她创作出《豌豆的故事》:一颗豌豆掉落在溪水里,被小虾救起,它最终开花结果,展示出最美好的生命。
  
  邱朗如的作品最大特色就是童心未泯,她还写了《小老鼠打洞》《小鸟过年》等作品,家人看了都哈哈大笑,直说“有趣”。邱朗如闲暇之余还喜欢作诗,素材常常就是身边的人和事,比如“刘细婆婆八十三,挖得笋来上得山”,“两边俩单身,各进各的门”。一些打油诗也是朗朗上口,比如《楠竹》:笋子尖又尖,一年上青天,它是无价宝,能吃又环保。
  
  翻看邱朗如的作品,没有特别的模式,也没有严格的平仄,但无论是童话、诗歌、散文,还是随手记录的心情、感想,或所见所闻,都是鲜活的故事,朴实的语言,让人印象深刻。
  
   生活乐观开朗,对学习孜孜不倦
  
  邱朗如是怎么爱上写作的?这源自于几年前。一天,邱朗如送外孙女去学习,老师不断说着“月亮婆婆站夜岗,留下汗珠一行行”,孩子没记住,她回来后却背下来了,由于家境问题,邱朗如小时候没怎么读书,一种想要继续学习的冲动再度涌上心头。当时她下定决心:要学习,要再度拿起书本,这种冲动也让她开始了创作之路。
  
  “我当时想起了我的父亲,想起了我对他的承诺。”邱朗如的父亲是一位老师,小时候对她相当严厉,背不出乘法口诀就要挨打。但不久后,邱父被打为右派,居家环境异常艰苦起来,为了整个家,排行老二的邱朗如放弃了学业,至此她只读了两年书。
  
  1981年左右,邱父被平反,愧疚这些年没让女儿碰过书,他买来了毛泽东诗集,让她天天读天天背,“我当时向父亲承诺会好好学习。”但是邱家家境一直不怎么好,白天出工晚上学习,邱朗如学得断断续续,不成系统。
  
  邱朗如喜爱创作,但她底子薄,文章中各种错别字都有,她不好意思笑说自己就是一个“白字先生”。这话让邱朗如的大女儿宋英姿既心疼又心酸,宋英姿说,母亲这么多年来生活很艰苦,但是母亲乐观、坚强,任何时候都是灿烂的笑脸。为了支持母亲创作,子女订了不少报刊和杂志,只为帮助母亲晚年圆文学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