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胸科医院:患者的支持是防疫工作的最大动力

06.04.2022  15:11

早晨7半,春寒未尽的长沙下起淅淅小雨,湖南省胸科医院预检分诊点护士们就已穿好防护服,戴好N95口罩和防护面罩,驻守在预检分诊口,等待开启一天的防疫工作。

自疫情发生以来,医院综合门诊部一直承担“抗疫”第一防线的重担,发挥“哨点”的重要作用。“”“”“”这3个字,凝结了湖南省胸科医院综合门诊部全体医务人员的抗疫精神。

早:防疫关口前置

疫情,形势严峻;战“”,胶着对垒。

3月初,面对全国疫情多点散发态势,我院科学谋划,提早应对,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各项防疫工作有序启动。医院综合门诊部护士长随即进行全科室动员,保证“全员上岗、全时在位、冲锋在前、连续作战”,全力为医院守好确保医患安全的第一道关卡。

预检分诊点、核酸采样点、住院大厅分诊点、排查人员隔离点、综合门诊部点,是医院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也是综合门诊部日夜坚守的“五扇大门”,他们坚定信心,任凭病毒如何施虐,绝不给可乘之机。

事前定,则不困。医院每天都会不定时抽查护士对疫情处置流程的熟悉情况,并带领护士预演处置流程。因为预检分诊人员多,情况复杂,且这里防控的情况直接关系全院疫情防控的成果,所以每位护士都需提前熟悉流程,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黄、红码,发热病人才能够快速有效的应对,将风险降至最低。

除了人员培训,还严格施行医院门诊室一医一患制度,同一时间同一诊室中只能有一名患者,陪同就诊的家属不得超过1人,减少患者近距离接触可能导致的交叉感染。为保证看病安全,门诊工作人员严格落实开窗通风、等离子空气消毒机消毒、紫外线灯照射、喷洒消毒液等措施,每日对诊室进行消杀,最大限度防范交叉感染。

时时早,事事早。面对传染性更强的新冠病毒株、更广泛的病毒传播区,以及更高比例的无症状但有传染性的感染者,综合门诊部全体医务人员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担:“铁肩膀”扛起“硬任务

对于自己“连轴转”了一个多月,早上6点起来,一直到睡前都在处理工作的日常轻描淡写,说起护士们这些天的“艰苦奋战”,医院综合门诊部护士长的眼眶开始湿润了。

3月的一天,预检分诊点来了11位黄码病人、2位红码病人,当天值班的两名护士立即分配任务,一个继续坚守预检分诊点,另一个带着黄、红码病人前往排查隔离点,并报备社区。从早上7点半到中午1点半,穿着防护服的护士一直陪着病人在隔离点,没吃饭、没喝水、不上厕所,还不时抚慰病人情绪,直到社区人员来接走最后一位病人。

在这群人中,有才做完手术没多久,就重新返回工位的她;身体不适,吃着药,穿上防护服大冬天也会闷出一身虚汗,湿透两件衣服的她;工作繁忙,低血糖晕倒在岗位,通过急救缓解症状后,又继续战斗的她……

她们用柔弱但似“钢铁”一般坚强的肩膀扛起医院一线防疫的“”任务。

在普通人的眼里,她们的工作可能非常的平凡、不起眼,就是个引导作用,但在这次特殊的疫情面前,她们的意义却不同寻常。做为医院防控疫情的最前沿,她们是第一道屏障,第一时间与病人接触,必须快速作出预判,进行合理地引导,但也绝不漏掉一个疑似病例,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这就存在被直接感染的风险,尤其在疫情初始、高峰阶段,风险更大,肩上的责任和压力可想而知。

护士长回忆起综合门诊部的同事工作的点点滴滴,嘴里反反复复念叨一句话“她们真的是很辛苦的”。

细:对待患者细致入微

,麻烦您把口罩戴好,您会使用智能手机吗?麻烦出示一下场所码、健康码。

我个老人家不会搞嘞。

好的,没关系,把您的手机借给我,我帮您弄。

这位娭毑今年67岁,是一位住院患者的家属,但因为自己的黄码遇到了些“麻烦事”。按照医院对于黄码人员处置流程,需要先带到核酸采样点采集核酸,然后在隔离区等待结果,检测阴性方可入院陪护。

值班护士看到娭毑年迈体弱,扶着她到核酸采样点采完核酸后,带至隔离点。先给她开了空调,倒上温水、递去盒饭,然后从自己的办公室搬了张折叠床让娭毑休息,希望能够让娭毑在等待的时间里尽量舒适一些。

谢谢你啊,护士,你辛苦啦!”娭毑看到护士为自己忙前忙后,感动不已。

医院的每个角落无时不刻在发生着这样的温情故事。

将心比心,对待患者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患者也会支持你的工作。”“患者一声的‘谢谢’,会让所有的医护人员充满成就感。他们的理解,就是我们逆行路上的光。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大家距离变得遥远,却让彼此的心走得更近。李杨相信,倒春寒只是暂时的,春天就在不远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