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体育生将肺结核当普通感冒 肺部形成空洞

13.10.2016  06:15

红色箭头处为小薇肺部已经形成的空洞。通讯员   粟青梅 供图

  星辰在线10月12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胡伟男 通讯员 粟青梅) “真没想到,13岁的孩子竟然得了肺结核,作为父母,我们真是太大意了!”小薇是星沙某中学的体育生,身高1米六左右。平日身体健康,身形健美,体格发育也比同龄人更好。家长对她的身体状况一向非常放心。近日,小薇(化名)在母亲的带领下来到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儿科门诊看医生,被确诊为“空洞型肺结核”

  从8月份开始,小薇却出现反复咳嗽、咳痰的情况,一开始以为是感冒了,自行在药店买了消炎药、止咳化痰药服用,但没有明显好转。半个月前,小薇出现咳嗽加重、咳痰、发烧的情况,几日后,到医院检查才发现竟然患上了“空洞型肺结核”。为求进一步治疗,小薇被很快转往专科医院住院治疗。

  儿科主任鲍非告诉记者,因为小薇能吃能睡,没有出现消瘦、盗汗等表现,家长以为她换上的只是普通感冒,耽误了早期彻底治疗的时机。“以前门诊也接诊过反复咳嗽数周、甚至数月的儿童,拍胸片时发现肺部浸润影,在痰中找到抗酸杆菌,最后确诊为肺结核。但像小薇这样,发现时已有空洞形成的,仍是少见。”

  据了解,结核病是人类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时至今日仍是传染病中的主要杀手。中国75%的肺结核病人年龄在15岁-54岁之间。呼吸道吸入是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感染者是否发病,与感染的菌量有关,更取决于人体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当机体抵抗力正常时,机体的免疫力可以将入侵的结核杆菌消灭,没有任何症状,不会发生肺结核,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入侵的结核杆菌就能“长驱直入”导致发病。

  咳嗽咳痰大于2周、咯血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其他表现可有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贫血、食欲减退及体重减轻。但多数病人早期可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不易引起重视,常被误认为“感冒”“咽炎”“气管炎”而耽误诊治。对于咳嗽大于3周的患者,须警惕肺结核病,积极采取相关检查,排查结核,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肺结核早期诊断率。只要早期治疗,肺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一般来说,妊娠或分娩后女性、老年人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罹患糖尿病、矽肺、艾滋病等疾病者;接受血液透析或长期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长期处于过度紧张、过度疲劳状态者;与结核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容易得肺结核病。医生推测,小薇的患病可能与后两者相关。

  “不是所有的肺结核都有传染性,但如果患者属于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家中一定要做好消毒隔离,切断传染途径。”鲍非强调,家中的碗筷要分开,每日必须煮沸消毒;经常擦拭桌椅及地面;经常晒被褥,更换清洁的床单;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鲍非表示,预防结核的卡介苗一般在婴儿出生24小时后就可以接种,最迟应该在1周岁前完成。接种后约85%的人会留下卡疤。儿童接种卡介苗后,家长要注意查看是否有卡巴形成。若没有形成,应做结核菌素试验或斑点试验,必要时,再进行补种。

   相关链接

  结核病人如何做好自我保健

  结核病发病率不高,但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一旦明确结核病诊断,不必过分悲观失望,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并做好长期服药治疗的思想准备,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早控制病情发展。

  结核病患者要保持正常的睡眠。结核病急性期要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进行轻度的活动。结核病咯血病人要消除紧张情绪,卧床休息并及时去专科医院就诊;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痰液要及时排出,可用变换体位、拍背等方法,使痰液顺利排出;如痰液咳不出,可遵医嘱用药物雾化吸入法有助于痰液的咳出;

  加强营养。结核是消耗性的疾病,因此平时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自觉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做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捂口的卫生习惯,病人应当把痰液和鼻咽分泌物放进痰缸里,经消毒液浸泡后再倒掉。要多饮水,常洗澡,保持身体的清洁。饭后多散步,做些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

   术语解读:什么是结核菌素试验、斑点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是诊断结核感染的参考指标。

  中国国从人型结核菌制成PPD(PPD-C)及从卡介苗制成的BCG-PPD,纯度均较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皮内注射0.1ml(5IU),72小时观察硬结平均直径5mm为阳性,如果直径20mm,或局部出现水泡或坏死者为强阳性反应。呈强阳性反应常表示活动性结核病。

  T细胞斑点试验(T-SPOT)检查的原理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T淋巴细胞会形成免疫“记忆”细胞;有记忆的细胞会分泌干扰素;通过检测干扰素的量,来判断该细胞是否有结核感染形成的记忆,进一步反映是否有结核感染。如果曾感染过结核病,体内存在记忆T细胞,会出现阳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