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县山水美景富乡亲——解读旅游扶贫的“雪峰山模式”

13.10.2016  15:08

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良田沃土变成了观光热土,古宅老院变成了游客乐园……曾深藏在雪峰山的资源和资产被陆续激活了、闪亮了,孵化出了可喜的效益。  

农民吃“旅游饭”致富   

一年前,贺方礼还只是溆浦县穿岩山森林公园雁鹅界古村落的一个普通农民,现在,他已经变身为一家农家客栈老板、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峰山公司)股东之一。  

故事得从“雪峰山扶贫模式”说起。溆浦县统溪河镇、横板桥镇不少村落,地处雪峰山脉,美景与贫瘠并存,农民致富无门。  

借助沪昆高铁开通的东风,雪峰山公司在开发雪峰山地区优质旅游资源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农民以自家的古宅房屋、山林土地等资源入股,成为公司股东的“雪峰山扶贫模式”。  

贺方礼以古宅折价15万元入股,获得公司提供的20万元无偿创业扶持金,创办可容纳30余人住宿的“雁栖山庄”。2015年底开始运营,已接待游客4000多人次,收入30万余元。他信心满满地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雪峰山扶贫模式”的推广,让统溪河镇、横板桥镇10余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迄今已有2300多贫困人口甩掉了贫困帽子。  

穷山坳变身聚宝盆   

从溆浦高铁南站驱车约40分钟,可以到统溪河镇。沿着山路到雁鹅届景区,只见整齐划一的古民居一字排开,“农家乐”的招牌高悬,浓郁的瑶乡生活气息展现在眼前。  

在自家院子里,46岁的大河村村民贺小华正忙碌着“农家乐”客人的午餐。而在几年前,他家的小院还只是几间破败的土房。  

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大河村曾是溆浦最贫穷的山村之一,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年轻人纷纷走出山沟外出打工。  

与贫困生活形成反差的是这里的美景:白云青山绕人家,青砖黛瓦古民居。为让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政府和村民动起了发展旅游的念头。2014年5月以来,大河村以山水资源入股,与当地人陈黎明创办的雪峰山公司联手,结成政府、农民、开发商利益共同体,打造雁鹅界景区,成功走出了一条“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山水美景加上花瑶文化的魅力,让雁鹅界迅速走红,也让贺小华和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客流年年增长,大河村180余户村民在家门口过上了小康日子。  

资产入股效益共享”模式   

统溪河镇丫吉坳村的贫困户张成佳曾想创业致富,怎奈缺启动资金,只得到外地做普工,收入微薄,一家人生活得紧紧巴巴。通过雪峰山公司扶持的10万元创业金,他办起了腊制品加工厂,去年加工风味腊肉3万多斤,纯收入20多万元,一年摘掉贫困帽。  

3年来,雪峰山公司累计投入400多万元,扶持景区36户贫困家庭建起了“农家客栈”和“农家饭庄”,参与景区的餐饮、住宿接待业务,从业人员达300余人。同时,斥资300多万元,扶持景区80多个贫困户从事生态养殖业和加工业。  

景区基建吸纳了大量劳动力,是劳务式扶贫。”统溪河镇党委书记贺德禄介绍,为了打造国家3A景区,已全面开展了公路、桥梁、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据统计,这些基建共吸纳景区内劳务工15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达700多人,人平年收入4万余元,实现了就近脱贫致富。  

资产入股、效益共享式扶贫是我们探索出的一个有效模式。”陈黎明介绍。  

一方面,变闲置资源为可用资产。根据规划,景区群众可以山林、田地、房屋、宅基地等资产折价入股,成为公司股东,参与公司分红。目前,景区范围内的统溪河镇、葛竹坪镇已有275户村民以资源、资产入股成为股东,其中贫困户占六成多。  

另一方面,变分散资金为规模资产。为了统筹做好贫困群众的资产入股工作,雪峰山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成立了“雪峰山贫困农民股权托管中心”,上级下来的扶贫资金和贫困群众按照法定程序从银行贷出的扶贫款,交由托管中心统一管理,然后入股公司,投入景区建设,公司负责还贷并按月付给红利。  

4月21日,副省长戴道晋带领发改、财政、住建等省直部门负责人深入雪峰山公司调研,对其精准扶贫的做法予以肯定,称之为“雪峰山模式”。  

旅游扶贫带来连锁效应   

雪峰山公司的开发建设和教育培训,使景区贫困群众的眼界扩大了,见识增长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铜溪镇党委书记贺德禄说。  

冇禾田村贫困户潘松兴在公司扶持下,高山猕猴桃种植面积扩大到200多亩,去年借景区举办“湖南山背猕猴桃文化节”之机,当天就成交80多万元,由贫困户变成了富裕户。  

潘松兴说,有了雪峰山公司的旅游平台和资金扶持,景区贫困群众的致富产业越做越大。当地村民依托优势资源及游客需求,成立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野生茶专业合作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做起了餐饮住宿服务、高山药果种植等产业。  

旅游扶贫带来了连锁效应,不仅贫困人口减少了,村民的思想观念也更新了,资源资产激活了,乡村环境也变美了。”陈黎明说。  

龙潭镇阳雀坡古村落,为清朝年间修建的古民居,陈旧破落,已无大的居住价值了。这样一个由老祖宗留下的房产,在精心打造下,古村落与古民俗融为一体,焕发了迷人的魅力。自去年开业以来,这里游人如织,光今年腊八节就接待县内外旅客2万多人。  

同时,雪峰山公司把景区建设与打造美丽乡村同步规划。如今,古老的阳雀坡、破旧的雁鹅界、落后的山背都成了风景秀美、文明卫生的“美丽乡村”。  

精准扶贫是“良心工程”   

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它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社会支持,必将把社会责任放在自身发展的同等位置上。”陈黎明说,正是出于这种考虑,雪峰山公司一直把回报社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作为“良心工程”来对待。  

他表示,为了确保扶贫实效,雪峰山公司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定位,不搞“大合拢”、“一刀切”。  

在阳雀坡景区,主要以“食宿服务”和“民俗表演”作为精准扶贫的抓手;在穿岩山景区,主要以“工程建设”和“生态种养”作为精准扶贫的抓手;在山背景区,主要以“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作为精准扶贫的抓手。  

最终扶到关键人,帮到要害处,见到真效益。”陈黎明说,对个体贫困户,公司则因户施策,有的扶技术,有的扶就业,有的扶产业,有的扶资金,有的扶学生,有的扶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