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扶贫济困工作记

26.04.2016  19:03

   湖南法院网讯   (刘永旭 吴桂菊) 近三年来,绥宁县人民法院热心扶贫济困的事迹常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精准扶贫,因地制宜。 为了严格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要求,该院党组派出专门工作组来到关峡苗族乡高坪村驻村扶贫,该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汉斌亲自带队多次下村调研,召开村组干部群众大会,积极指导开展扶贫脱困工作。资助扶贫资金5万元,出面联系扶贫资金30.96万元,帮助高坪村建设基础设施和贫困户发展脱贫项目。2015年,已为高坪村硬化道路690米,扶助发展养牛、养鸭、养鱼等养殖专业户10余户。目前,村民安全饮水工程和道路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爱心助学,圆梦学子。 2013年,李汉斌到绥宁工作不久,便通过自己在福建省泉州市工作的弟弟联系到了一批自愿资助山区贫困学生的湘籍爱心企业家。李汉斌通过走访调查,在寨市乡寨市学校确定了10名贫困学生,为每人每年落实了2000元助学金,这一做就是三年。2015年,该院积极响应共青团邵阳市委号召,开展“大爱无疆,情暖邵阳”爱心志愿者与贫困学子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与绥宁二中品学兼优的高一贫困学子冷同学建立了三年结对帮扶关系,每年资助其2000元爱心助学款。同时,该院还积极参与了县委宣传部主办的“书香绥宁”爱心图书捐赠活动,为全县留守儿童、学校图书室及村级农家书屋捐赠了一批爱心书籍。

    抗洪救灾 ,积极行动。 2014年“6.20”洪灾发生后 ,李汉斌第一时间赶赴受灾最严重的枫木团苗族侗族乡白岩水村 ,为受灾特别严重的16户家庭送去慰问金8900元。随后 ,作为牵头负责单位派出工作组进驻该村帮助灾后重建 ,并资助款项4万元 ,收到灾民广泛好评。

    司法救助 ,为民解困。 为了确保经济拮据生活贫困的弱势群起打得起官司 ,该院坚持克服自身困难 ,积极为困难当事人办理减 、缓 、免交诉讼费手续。近三年来,每年都有近百人得到了优惠待遇 ,减免诉讼费用达26.78万元;大力开展司法救助工作 ,不断扩大司法救助范围 ,为困难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8万余元。

    走村串户 ,问需于民。 在县委组织开展的“三联三送五促”活动中 ,李汉斌先后十余次深入自己联系的群众工作点寨市乡石门村,通过对当地村干部 、退休老干部和村民进行走访 ,并与他们进行了座谈 ,就如何解决村民的生活饮水问题 ,修建石门村牛栏溪至黄桑大湾塘的2.5公里水泥公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送去资助款项3万元。并多次上门慰问帮扶该村76岁的困难群众李秀英。2015年,县委确定关峡苗族乡茶江村为该院干警结对扶贫联系点。通过前期走访调查情况,经过与茶江村组干部协商,确定了36户慰问对象。春节期间,该院策划开展了节前慰问活动,为每户慰问对象送去300元慰问金。还出资为帮扶对象苏红生将破破烂烂、摇摇欲坠的房子整修得焕然一新,住房里已经垮掉不能再用的旧床,也已经被一架崭新漂亮的实木床所取代。

    李汉斌时常对干警说 ,基层干部是政策的宣传者 、落实者 ,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体察困难群众之苦 ,恪守为民之责 ,把党和政府的亲民之意 ,爱民之举 ,真正贯彻好 、落实好。在法院的日常工作中 ,要坚持多走访 、多了解 、多倾听 ,搭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践行走群众路线的风向标 ,始终做到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 ,多为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为他们送去温暖 、送去信心 、送去希望 ,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彰显法院的人文关怀。

来源:绥宁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李燕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