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绥宁县发现抗战遗址战壕群再添一处红色旅游资源

02.09.2015  08:46

        8月26日,邵阳绥宁县旅游局工作人员联合文物局工作人员来到关峡苗族乡梅口村,勘察不久前在这里发现的抗战遗址——战壕群。
        考古调查人员共在这里的六个山头发现有战壕工事。每个山头的工事包括一个环形的战壕,长约200米,每隔几米设有一个射击蹲位,这些战壕深1.6米左右。环形战壕的山顶设有一至两个碉堡。这些碉堡由木头、竹子和砖块建成,如今都已损毁,只剩下一个大土坑和残存的砖块。碉堡直径有3米,设置有机枪位,巷道与环形战壕相通。另外环形战壕与长长的交通壕相连,这些交通壕长达数公里,沿山脊一直通往村庄。各山头的交通壕通过村庄互联互通。
        梅口村83岁的老人邹祥国回忆说,梅口是当时通往洪江方向的必由之路,地势险要。为此,国民革命军在这里各山头提前修建了完善的防御工事。当日军向绥宁侵犯时,我方侦察兵在城步蒋坊处发现了日军。与此同时,日军也派出探子到梅口打探军情。恰巧我方守军被派往城步阻击敌人,敌方探子没有发现我守军。敌方探子走后不久,已获敌情的我方军队立马驰回进入防御工事。当敌人到达时,我方军队利用有利的地形和防御工事给敌人予以痛击,打死敌军200多人,粉粹了敌人的进攻。
        据史料记载,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雪峰山战役爆发。绥宁县是主战区之一。1945年4月23日,日军南路68师团第58旅团3000余人由新宁经城步进犯绥宁梅口,企图从莲子塘强渡巫水,进占长铺子,然后顺巫水而下至会同,与其他战线敌军合击芷江空军基地。国民革命军第26军44师仅以两个团的兵力,阻击装备精良的3000余日军,战斗两天两夜,迫使敌寇改变原定进攻路线。4月26日,日军第34师团216、217两个联队由武冈窜犯绥宁县武阳。国民革命军第5师、121师与日军激战于武阳、李熙桥、白玉一带。至5月6日,武阳之战告捷,共毙敌1500余名,日军115大队几乎全军覆没,大队长被击毙。
        经政府部门集体研究,下一步将对这些抗战遗址进行保护,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邵阳市旅游外事港澳侨务局办公室供稿)
       

(编辑:曾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