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煤炭定制快速识别的“身份证”

02.12.2015  09:47


今年9月份,开元仪器建设了国内首个电厂燃料智能化工程示范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公司最新的智能化系列产品和全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以100%产品实物的方式进行展示。  曾诗怡 摄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2月2日讯(记者 蒋云侠)如市场交易中强调公平一样,在煤质检测过程中更需要有杆公平秤,平轻重,定标准。园区企业开元仪器研发的煤质检测设备就恰好扮演了其中的角色。

  今年9月份,开元仪器又往前大跨步,建设了国内首个电厂燃料智能化工程示范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公司最新的智能化系列产品和全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以100%产品实物的方式进行展示。

   无人值守杜绝人为因素

  煤质检测分为采样、制样和化验三个环节。要是由手工操作,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漏子。以采样来说,煤质检测总误差的80%就来自于此。

  早前,工人们需要拿着铁铲,从满载燃煤的车辆中选取几十公斤甚至更重的原煤用来检测。耗费体力不说,让行业内人更担忧的是原煤的选择带有个人可操控性。

  深谙手工操作弊端的开元仪器,早在1998年就实现了采样机械化。机械化后,当车辆经过“汽车煤入场验收区”,装置在道闸旁的车辆识别系统通过无线射频自动识别车辆并放行。

  完成之后,车辆根据屏幕线路指示进入“全自动机械化采样区域”。这时,无人干预自动化采样机进行自动采样。采样完成后,汽车驶离采样区,而采样机所采取的煤样则通过样品合成,通过采样机转运皮带机进入到下一环节,即制样系统。

  与采样不同,煤样经过制样系统需进行三级破碎。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环节都无法实现全过程无人值守。即便之后可以部分机械化,但还是需要工人在每级破碎时做好承接工作。

  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被人为干预。直到2013年初,公司推出5E-APS智能全自动制样系统。通过系统各部件的有序自动运行,煤样在被三级粉碎成直径0.2mm的颗粒过程中,自动输出瓶装分析样品。

  分析样品出来后,每个样品底下的蓝色芯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它就好比人的身份证一样。”开元仪器策划部副经理吴周介绍,关于样品的具体信息都存在芯片当中。“通过后台软件,信息一目了然。”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便想人为干预,都“无从下手”。

   提供私人订制服务

  日前,示范平台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前来公司参加新产品鉴定会的4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他们作为首批体验者,见证了智能化的燃料管理运行过程。

  一车原煤,在通过入厂验收系统、无人值守采样系统、智能全自动制样系统进入到全自动智能存查样系统、样瓶气送系统等系统后,最终诞生一瓶完全密封的0.2mm分析样品。

  看完整个过程,在场专家纷纷感慨道,这是对传统燃料管理认识方式的颠覆性过程,也是对燃料管理智能化最直观理解学习过程。

  现场,工作人员特别提到了“订制服务”。据介绍,客户购买开元仪器产品后,可根据需要专属定制服务。尽管这样加大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可以给客户提供最优化和完善的解决方案,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市场利润。

  示范平台建成,客户能够直观了解与体验到产品的巨大优势;订制服务实现,客户享受到VIP待遇。公司开元仪器董事长罗建文认为,这次创新,不仅是公司对燃料智能化产品研发先进理念和最新科研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营销推广的一项新举措和新成果。

  “做企业赚钱不是唯一的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推动国内煤炭交易有序发展,做到公平交易,并通过我们的检测设备,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以降低污染。”罗建文说道。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