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大战抢红眼 手机抢到快“自燃”(图)

16.02.2015  13:42

(抢到一个大红包!)

(我抢!我抢!我抢抢抢!)

(好可惜,晚了一步。)

(耶!我又抢到了五毛钱红包!)

(网友们使出浑身解数讨红包)

(网友吐槽:红包虽大,且抢且珍惜)

   相关链接: 硝烟”里充满欢乐的味道 几亿元红包你抢了多少

  红网长沙2月15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郭志强)“望群内群外,人人兴奋,两眼放光,魂牵梦绕。手机之外,一片萧条,线下活动,统统推掉。到夜晚,看绅士名媛,捧手机笑。为了块儿八毛,引无数土豪不睡觉。”近日,这首《沁园春·抢红包》在网上流传甚广,形象地刻画了红包大战中的人生百态。
  
  随着春节临近,微信、支付宝等多家互联网巨头掀起了激烈的红包大战。互联网企业的“任性”烧钱,不仅带动了网民的“抢红包”热,越来越多人的参与也让“抢红包”、“讨红包”、“发红包”正在成为春节期间的一种新年俗。
  
  “20个红包4秒被抢光
  
  “像一群饿狼一样,20个红包竟然4秒钟就被抢光了,简直是光速啊。”这是来自长沙一家文化企业的微信群中抢红包的真实写照。一到空闲时间,200多号员工就完全沉浸在硝烟弥漫的红包大战中。
  
  一位员工调侃地告诉时刻新闻记者,“我不敢吃饭,不敢午睡,甚至不敢上洗手间,就为了及时抢到群里一闪而过的红包。
  
  继去年春节期间人气火爆的微信红包后,今年,此番抢红包大战早早就开始上演,且愈演愈烈。
  
  “屏幕盯得眼泪都出来了”、“手指已经僵了”、“手机都快自燃了”……网友们一边吐槽,一边继续欢乐地抢着红包。
  
  其实,在现实中一块钱掉地上,可能没几个人会去捡,而在虚拟的网络红包世界中,把一块钱分成10份甚至50份红包发出去,往往不到一分钟就会被抢光。这就是“红包大战”营造的虚拟支付场景。
  
  红包大战中,有人抢得欢天喜地,抢不到的扼腕叹息。但事后,有网友仍自嘲,“为了这一分几毛的,我拼成这样,这极度不符合我的气质啊”。
  
  市民张先生也在自我调侃,“我都四十多岁了,为了摇到一个红包,把整个人都摇晕了,不知道我当时是怎么想的”。
  
  对于这场全民“狂欢”,民俗专家却有着不同的看法:“网络红包,既包含有传统意义上的祝福和美好心愿,也是一种新时代的全民娱乐方式,钱多钱少往往不是关注的重点。
  
  时刻新闻记者发现,除了要眼疾手快,网速好、手机流量大,各大微信红包群中的网友们为了怂恿各种“土豪”与“屌丝”在群里发红包,可谓十八般武艺齐上阵:有撒娇卖萌的、有威逼利诱的、有聚众盖楼的,还有大唱苦肉计的。
  
  红包之路漫漫,且抢且珍惜
  
  一个红包砸下来,网友们拼尽“手气”狂抢,即使抢到,往往也有“分赃”不均的时候。多的可以有几十上百,少的则只有几毛钱。
  
  日前,网友欧阳先生就在朋友圈感叹:“真的要放弃了,从此再不手贱抢红包了,那么大的红包,我才抢到0.88元。我还是老老实实去打工挣钱比较靠谱。
  
  其实,在这场全民娱乐游戏中,大部分网友都是收支不平衡,即抢到的红包比发出去的多,经不住“”的网友往往是“拆东墙补西墙”,从其他地方抢到红包经常是还没捂热,就加倍发出去了。
  
  2月12日21时30分,微信红包“摇一摇”正式上线,短短5分钟5000万现金被“一摇而空”。其中一位网民晒出的带有“888”字样的现金红包,在多个微信群疯传,引来无数网友膜拜。
  
  然而也有网友悲催的称,自己在疯狂摇一摇的同时,“手机甩到地上,屏幕碎了,心也碎了”。
  
  尽管今年春节各家互联网公司看似大手笔向用户发放红包,但是在鼓吹的数额中,含有大比例的卡券,也就是说,用户为了使用这些卡券,必须去指定的商家去消费。
  
  “去年微信推出的红包基本都是C2C的,即以亲戚朋友同事间的娱乐为主;而今年多家互联网公司推出的红包,基本都是B2C的,其主要目的在于联合商家进行营销。”一位电子支付的分析人士表示,这些看上去是商家送给消费者红包,实际上是消费者要送给商家红包。
  
  以支付宝红包为例,2月11日上午十点首轮抢红包大战结束后。网友“小书生”哭笑不得的分享,屏幕都快戳碎了,眼睛都快盯瞎了,才抢到6元快的打车券。
  
  而网友“鸭脖就是可可哥”则在某论坛吐槽,“抢了半天,就只有出国游才能用的5元消费券,话说我都有钱出国旅游了,也不差这5元钱了啊。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这种B2C的红包模式,是一把双刃剑,除了极少部分幸运儿之外,大多数人的收获肯定会低于预期。而且,这些动辄数亿元的现金发放,也缺乏一个公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