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细农业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农委召开农业现代化务虚会

16.12.2016  02:34

省农委召开农业现代化务虚会

刘宗林主持会议并讲话

全体委领导,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委机关各处室、委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

省畜牧水产局、省农机局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12月7日-8日,省农委召开农业现代化务虚会,会议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加快推进湖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发展精细农业为抓手,把湖南打造成优质农副产品供给基地”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全体委领导,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委机关各处室、委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省畜牧水产局、省农机局班子成员参加会议。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宗林主持会议。

务虚会上,全体在家委领导,22个业务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了发言,其他业务处室、单位递交了书面发言材料。大家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精细农业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富有思想性、针对性、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下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认识基础、思想基础、政策基础和执行基础。

刘宗林最后做总结讲话。他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发展精细农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围绕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更加契合市场需求,更有利于资源优势发挥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供给体系。这既是一场广泛的生产力调整,也是一次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是一个时期以来农业结构调整的“升级版”,是当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抓手”。发展精细农业是推动我省农业区域布局由“小而全”向“大而专”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由“平面式”向“立体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我省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我省农业发展空间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的迫切需要。

刘宗林强调,要找准发展精细农业的着力点,必须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第一,产业定位要精细。这是发展精细农业的基础。要着眼宏观谋划产业,立足中观发展产业,聚焦微观做精产业。第二,生产技术要精细。这是精细农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发展精细农业最重要的环节。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全面实行清洁化生产。全面实行资源化生产。第三,经营管理要精细。既要注重生产环节的精细,也要注重经营管理环节的精细。这方面,要明确“两个标准”——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和高效集约标准。第四,业态发展要精细。发展精细农业要拓宽发展理念,跳出耕地抓生产,立足全产业抓产业,大力开发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提高精细农业发展层次和水平。第五,要素配置要精细。精细农业之“精细”,必然要求精细配置资源,把要素配置到效益最好、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环节上去,实现要素使用效益、效应最大化。要精细配置耕地资源、资金资源、科技资源。第六,市场对接要精细。重点是要提高“三率”——产品市场有效率、产品市场到达率、产品市场合作率。

刘宗林还就省农委强化发展精细农业的指导服务提出要求:省农委作为精细农业发展的牵头部门,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立足本职岗位,着眼全局发展,积极创新方法,加强工作指导,为全省精细农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要着力加强调查研究,解决精细农业发展路径问题;着力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解决精细农业发展依靠问题;着力加强社会化服务,解决精细农业发展保障问题;着力深化农村改革,解决精细农业发展动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