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留住美丽乡愁 服务社会管理——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创新开局

08.12.2015  15:03

  

  

  ((《中国社会报》2015年12月8日3版)

  本报记者 王 铭

  地名,承载着乡愁,是历史文明的索引,更事关国计民生。

  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湖南的地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每年新产生的地名数以千计。地名不准确、不规范,一地多名、重名等现象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面临消亡的古镇、古村落、少数民族语言和古越语地名等地名遗产更是亟待保护挖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管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自2014年8月开始,湖南省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安排,启动了为期四年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一年多来,湖南基于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的需要,结合《数字湖南建设纲要》、湖南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以“统一标准、共享资源、传承文化、边查边用”的原则,从资料收集、标准研制、软件开发、人员培训、底图制作、制度规范等多个层面,推动地名普查工作高效、创新开局。

  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湖南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推进地名普查工作,就是要进一步理顺地名管理体制,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发挥出地名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加强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基础作用。

  立体搭建地名普查保障体系

  湖南省此次普查的任务涉及调查地名基本情况、采集各类地名属性信息、标准化处理地名、设置地名标志、建立地名普查档案、推动地名数字化管理、开发应用普查成果、拓展地名信息社会服务功能等多个方面。这些任务的顺利执行既有赖于依法普查、科学普查、安全普查的刚性框架,更有赖于严控质量中信息化、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的实现。

  正因如此,2013年,湖南省在浏阳市选择1个城区街道、1个镇,进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试点中,结合地形地貌和历史沿革,确定了地名大类中的小类别及其属性数据标准;用坐标体系更新、比例尺更大、数据更新的现有地形图和影像图,修测、标绘更适合政府管理需求和公众查询需求的各种图表;用最新最快捷的通信设备和音(视)频数据采集设备,实现了数据的即时传送与比对等。这些成果均在出台的实施方案、操作规程和数据标准中得到体现。

  地名普查不同于其他的国情调查,不是单靠一个部门、一项技术就能完成。对此,湖南省成立了由25个省直单位组成的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由民政厅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负责普查的业务指导与督促检查。成立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组成单位联络组,由各成员单位选派业务骨干任联络员。同时制订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地名文化、计算机技术、测绘技术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地名普查专家咨询委员会,明确了地名普查技术支持单位,确立了统一普查范围、统一数据标准、统一作业地图、统一开发利用的基本工作思路。

  各级强化资金保障,安排地名专职工作人员,对地名普查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地名普查外包服务单位的技术骨干和项目经理进行了专门培训。

  创新科技手段提高普查绩效

  地名普查是一项国情普查的战略工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湖南在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中,将创新科技手段、提高普查绩效作为切入口。

  湖南结合“数字湖南”建设的有关要求,制定了地名普查技术标准体系,从地名普查的实施技术流程、数据库标准、地名普查成果质量评价要求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通过技术标准的制定,解决了数据拼接、汇总、统计、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基于满足地名管理和地名公共服务的需求,解决地名普查内外业一体化核心的要求,湖南省地名普查办结合湖南的实际情况和作业模式定制开发了地名普查软件,保障了地名普查工作的进度、质量、安全,使各地能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地名普查的成果转化利用上来。

  定制体现在多个方面。譬如,地名普查作业底图的数据特点和管理,实现了作业底图一键导入,地名调查目录自动生成,开发了地名关键字功能等;按照保密要求,实验定制开发了平板端软件,实现了外业作业的任务分发、回收等功能;尤其结合地名普查成果的开发利用需求,能分别实现国家、省里要求标准格式数据的导出。

  目前,湖南省地名普查办将收集到的地名信息、基础地理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形成了统一分层、统一坐标的作业底图,共处理1∶10000图幅8000余幅,录入地名信息达150余万条。经成果检查与测试,作业底图在数据密度上远远超过了第一次地名普查成果,标准名称、所在行政区域、图面几何属性等信息已基本完善,便于各地在实际普查工作中将精力向地名文化属性调查方面倾斜,既能体现地名普查工作的核心价值,也有利于地名普查成果的共享和利用。

  成果转化记住乡愁服务民生

  地名是重要的地理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湖南省在开展此次地名普查工作中,将成果转化运用的理念贯穿到了各个环节,以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便群众生活。

  省地名普查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将通过此次地名普查,掌握全面、翔实、准确的地名数据,形成一批能够服务于社会治理、公众需求和地名管理的地名普查成果。

  譬如,将通过普查建立能够上联民政部的省、市、县三级标准地名数据库,形成各类地名专题数据库,实现多部门、多业务之间的数据共享;通过普查建立健全地名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形成地名申报、审批、发布、共享和数据更新长效机制。

  从数据的整合分析来说,将认真整理、深入分析和全面考证普查数据,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形成地名普查工作报告、主要数据报告、地名文化遗产分布、地名标志设置及地名标准化处理等专题报告。

  同时,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将采取多种形式推动普查成果的转化应用,鼓励通过社会力量,深入研究、深度开发,最大限度发挥和提高普查成果的社会效益,更好地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湖南省地名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彰显着湖湘文化的特色和魅力。此次地名普查,湖南将系统评估全省地名文化总体状况,编制历史地名目录,更好地保护地名文化遗产。将广泛开展地名文化保护、地名审字定音、地名译写、少数民族语言地名整理等专项活动,进一步深化普查成果应用,扩大地名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地名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