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湖南艺术节:观众当评委 人民的节日人民评

03.12.2015  18:44

(第五届湖南艺术节资料图。)

(第五届湖南艺术节资料图。)

(第五届湖南艺术节资料图。)

  星辰在线12月3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王希文/整理) 第五届湖南艺术节已经落下帷幕,但对那些担任过本届艺术节评委的观众来说,至今记忆犹新。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是文艺表现的主体,又是文艺的鉴赏者和评判者”的重要精神,第五届湖南艺术节从“我是评委——寻找全国舞台观众评委”活动产生的10名观众评委中,抽取5名观众评委担任剧目评委,代表观众对舞台节目行使话语权。

(第五届湖南艺术节观众评委赵化锋。)

  赵化锋:“湖南艺术节”成媒体热词

  “湖南艺术节”三年一届,今年是第五届,很荣幸能够成为“第五届湖南艺术节”的观众评委,对31台大型舞台剧目打分。在为期半个多月的评剧过程中,不仅增进了对舞台艺术的了解,更享受了一场文化艺术的盛宴。

  因为我一直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回首本届艺术节,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近一段时间“湖南艺术节”成为了各大媒体的热词,可见本届艺术节的影响之广泛。

  据官方统计,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湖南经视、娱乐频道、都市频道、公共频道、湖南教育电视台、长沙电视台通过专题累计播出消息138条。人民日报、湖南日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长沙晚报等30多家报刊,刊发报道227篇报道。国内近百家家网站及手机客户端刊发转播184万条。至此,“第五届湖南艺术节”的传播热度依然存在。

  我们不难发现,创新宣传报道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是本届艺术节的一大特色,尤其是新湖南、红网时刻、腾讯大湘网、华声在线、文化湖南通过PC端与手机端持续关注报道,推出网络专题、H5手机专题,采取网上直播、网上展示、网上互动等,拉近了艺术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距离。

(第五届湖南艺术节观众评委万黎君。)

  万黎君: 一场精神的“洗礼”

  这次有幸担任第五届湖南艺术节观众评委,能够集中接受31场新创剧目的洗礼,机会难能可贵,感慨颇多,说是精神‘’洗礼‘’有三个层面:

  一是亲身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31场剧目,虽说剧种不一样,叙述主题不一样,但其传递的思想内涵无不是中华文明之“仁义礼智信”,每看完一场戏内心是一次触动,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次精神洗礼,如《孟姜女传奇》、《莲台观世音》、《我叫马翠花》、《乡里乡亲》、《邮差》等等。

  二是真切的感受到‘‘戏剧湘军’’的存在,一直以为湖南素有‘’电视湘军‘’、“出版湘军”之美誉,殊不知湖南“戏剧湘军”曾经也一度广为人知,湖南戏剧人欧阳予倩、田汉等毕其一生倾注于戏剧,如今活跃在当代舞台的编剧陈亚先、黄维若等湖湘戏剧人才济济,其作品更是远扬中外,本届艺术节也有一些兼具艺术性和市场性的佳作,如巴陵戏《远在江湖》、花鼓戏《齐白石》、京剧《辛追》等,既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同时又生动有趣,既叙述历史人物故事,同时又运用现代思维,湖南戏剧如多“匠心”创作这类戏剧,相信假以时日“戏剧湘军”定能再现。

  三是欢喜的感受到艺术其实是跨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假如说语言这样高度符号化的工具在跨文化交流中确实构成了天然的屏障,具像的艺术比起抽象的语言来,就是更易于沟通的人类精神表达方式。戏剧由于具有用舞台表演的方式叙述故事这一特点,也比抽象的词语更易于实现跨文化交流,如诠释中韩两国人民友谊,中韩合作话剧《泉涸之鱼》作为纪念抗日胜利70周年应运而生的作品,其跨文化探索是值得鼓励的,艺术的还原呈现也将更好的拉近两国人的心灵,达到情感共鸣。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论评奖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致敬和感恩所有的演职人员。一场大的精神“洗礼”之后,一是呼吁中国传统戏剧能够更多的得到传承和发扬,戏剧创作在保持传统艺术风貌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创新,让更多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接受和喜爱,那么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将以更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得到最好的呈现和传播。二是自己作为全国首批舞台艺术观众评委,一方面会向周边的朋友和同事传播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另一方面将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平日所学所思,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做点自己的贡献。谢谢艺术节。

(第五届湖南艺术节观众评委璩丹。)

  璩丹:传统艺术不孤独

  时光从指缝中溜走,第五届湖南艺术节悄然落下了帷幕。31场剧目的熏陶。一次难得的接触这么多的剧种的机会。在这之前是没有机会接触这么多传统艺术,这一次艺术节给了我机会,亲身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记得我们看的第一场戏就是花鼓戏《我叫马翠花》,戏剧开场就让我眼前一亮,发现跟想象中的传统花鼓戏不一样,它并不只是简单的咿咿呀呀唱戏,而是已经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像个小电影一样,穿插着各种故事情节,情到浓时再用花鼓戏的唱法表达情感,让人从唱曲中感受到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慢慢地,我开始领悟花鼓戏的奇妙之处,也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每一场剧,体会台上角色各自人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这是我在这次艺术节收获到的一大礼物。

  前一阵看过一张图片,一个舞台上面,几个人在台上卖力表演,而台下的观众却只有一大爷,撑着雨伞孤独地坐在风雪中观看。图片名字叫做“传统艺术的孤独”。可能我们这代人对传统艺术接触得不多。这次艺术节,让我们这些没有多少专业知识的普通老百姓接触到更多的传统艺术,也对艺术发表些个人见解,感受到传统艺术不断与时俱进,这是一个创新,也是一个让我们年轻人重拾传统艺术的机会。作为观众评委最年轻的一个,我很感谢能有这么一次机会,让我切身走进艺术的殿堂,代表新生代说两句心里话。我想说,当艺术真正走进你的生活,当你切身感受过这份艺术对于美的追求,一定会爱上它。

(第五届湖南艺术节观众评委成东洋。)

  成东洋: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作为第五届湖南艺术节的五位观众评委之一,在欣赏评判31台大型舞台剧目的同时,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本届艺术节的盛况空前。

  一是本届艺术节坚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将文化惠民贯穿于艺术节工作各个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落实文化惠民举措,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艺术发展新成果,使人民群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二是本届艺术节体现了思想性、艺术性、人民性和创新性,是一次全省艺术创作精品大荟萃,文化建设成果大展览。

  三是全省联动广泛覆盖,本届艺术节由多部门联合主办,艺术节期间的展演活动是近年来我省规模最大、艺术门类最全、参演剧目水准最高的,市州积极参与,市民免费观看,观众场场爆满。

  可以说,本届艺术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非常感谢湖南省文化厅给我们参与见证湖南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机会,也衷心祝愿湖南艺术节越办越好。

(第五届湖南艺术节观众评委朱淑辉。图片均由湖南省文化厅宣传信息中心提供。)

  朱淑辉:舞台剧的惠民之路

  第五届湖南艺术节11月20日在长沙圆满落幕,作为本届艺术节的五位观众评委之一,我感到十分荣幸。本届艺术节期间,31台大型舞台剧接受了人民群众的检阅,让人印象深刻。我始终觉得好的舞台剧必须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观众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本届艺术节,根据专家评审、组委会审定,本届艺术节专业舞台艺术板块共评出大型剧目田汉综合奖22个(其中田汉大奖10个,田汉特别奖2个,田汉新创剧目奖 10个),田汉单项奖99个(其中田汉剧作奖10个,田汉导演、编导奖10个,田汉音乐奖14个,田汉舞台美术奖10个,田汉表演奖55个)。

  我个人认为,艺术节上展演参评的剧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以本届艺术节为契机,走进企业,下到社区,深入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惠民工程”中,在展演中不断听取观众的意见,使之更加完善,打造精品,成为经典。作为本次艺术节的小评委,本人希望把观众喜欢看的剧目能够推向市场、与市场接轨,走进百姓的生活中。感谢本届艺术节组委会为我们提供艺术舞台,让我们接受这样的熏陶,接受这样的洗礼,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看完31台剧目,感觉自己也文艺了,也艺术了!感谢,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