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好半季禾,长沙县内育秧忙

23.03.2016  12:18


 惊蛰过后,早稻生产进入了育秧环节,长沙县全县进入育秧高峰期。图为3月22日,路口镇荆华村种粮大户陈尧在大棚内播种育秧。 章帝 摄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3月23日讯(记者 蒋志斌)整地、摆盘、上泥、播种……惊蛰过后,早稻生产进入了育秧环节。行走在长沙县的广袤农村,随处可见农户抢抓时令进行早稻集中播种育秧的繁忙场景,春耕生产的大幕徐徐展开。记者从县农林局了解到,今年长沙县将落实集中育秧主体1770个,落实秧田面积1.45万亩,可抛插大田33.7万亩以上,占早稻播种面积的62.8%。

  昨日下午,记者在路口镇荆华村荆龙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集中育秧大棚内看到,6名工人一手拿盆,一手向秧盘内播种,动作相当娴熟。“3月17日镇里开了个早稻集中育秧的培训班,回来之后就着手浸种,20号就开始整地播种了,前两天下雨耽误了时间,不然早已完成育秧工作了。”播完种后,合作社负责人陈尧与记者聊了起来。

  陈尧原本在市里做工程机械,年收入10万元以上。去年抱着为“家乡做点事”的念头回乡当起了农民,“不愿种田的农民越来越多,但是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扶持也是越来越大,回家种田既能有效遏制抛荒又能照顾家庭。”陈尧表示,经过反复考察,他认为做农业比做其他事情更有前途。

  下定决心的陈尧去年承包了50亩农田“试水”,一年下来,除去各种开支赚了4万多元。“虽然比做工程机械赚的钱少一半,但去年是第一次种田,处在摸索经验的阶段,而且面积不多,能赚4万元就已经给了我信心。”陈尧表示,今年他将面积扩大到450多亩,并成立了农机合作社,购买了收割机、大型拖拉机、高速插秧机以及烘干机等农机具,准备大干一场。“有了去年种田的经验,加上县农林局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技术指导,现在种田越来越得心应手。”陈尧信心满满地说。

  县农林局种子与粮油管理科科长李平表示,农户集中育秧有几个注意事项,首先应严把秧田整地质量关,做好三沟配套,做到田平、泥活;严把消毒关;严把播种质量关,选“冷尾暖头”适时播种,力求匀播;同时需高质量盖膜,封严、压实、打开排水口。“‘秧好半季禾’,培育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和关键。”李平说,在立苗期,一般只在秧田沟中灌水,保持田面湿润通气,而不灌水上田面,促使种子迅速生根立苗。在扎根期,要灵活掌握水层,防冻防晒。保持秧田既有水又通气,以利扎根保苗。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