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08.05.2015  10:47

  宁乡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常年种植粮食作物在200万亩以上,生产粮食90万吨以上,出栏牲猪260万头以上,出笼家禽4500万羽以上。去年,我县粮食生产蝉联全国先进,稳保湖南第一产粮大县地位,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宁乡成功入选、成为全国仅有的三个万亩示范片基地县之一,获评全国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粮食银行”服务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推广。我局明确依靠科技创新,借助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将最新农业技术与模式应用到现代农业发展当中,大大夯实了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工作。

    一、培育新型主体,解决谁来种田问题。 当前,传统农业生产出现效率低下,劳动力季节性紧张,劳动成本增加,基础设施落后,为解决谁来种田问题,我们创新培育主体,职业农民、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等经营主体,同时规范土地流转,对规模适度、生产效益好且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经营主体进行奖励和扶持,出台流转100亩至200亩发展双季稻且自己经营的补助100元/亩奖励等政策。目前,全县种粮合作社达到68家,30亩以上规模种粮大户3580户,1000亩以上19户,耕种面积达28.23万亩。我们 大力提高农业主体的科技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 一是结合阳光工程开展农民普及性培训,2004起共培训农民4.95万人次。二是开展科技示范户培训,全县共有科技示范户1000户,我们要求每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户农户。三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自2013年开始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014年被列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00多人次,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

  二、推广新型农机,助推生产全程机械化。 近几年我县每年推广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都在5种以上,全县年推补贴机具2000台以上,其中高速插秧机、三角履带拖拉机、水田施肥机、精巧型小型耕整机、谷物烘干机、水稻联合收割机都是我县的主推产品,关键机型、关键技术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种植大户和农机合作社的大规模种植提供了保障,去年我们对购置10吨以上烘干设备、高速插秧机,县财政补贴3万元/台,同时对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进行机手培训、农机安全作业培训,通过推行机械化和自动化,使水稻生产从机耕、机播、机收、机防、机烘实现全程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三、创新服务模式,发展规模化种植。 首先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在东湖塘等10个乡镇62个行政村实行“粮食银行”服务模式,提供的存储服务,减轻了农民一家一户储粮过程中不科学保存的损失,又解决了粮价涨跌的顾虑,提供的烘干服务更为大面积种植解决了晒粮的后顾之忧。大成桥镇鹊山村成立土地银行实现村级整建制流转的鹊山模式,解决有田无人种,有人无田种的现象。偕乐桥福建村成立双季稻种植合作社,实行村组干部包片,农民带田入社,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的多元模式,这些创新服务的模式为今后有效解决种田劳动力缺乏以及耕地抛荒的问题进行了有效探索。其次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2014年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面积9.01万亩,服务农户2.02万户。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植保、农资、农技等专业化服务组织,鼓励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承租、代管、代耕、烘干、营销等各项服务,有效减轻农民劳动负担,降低农民种植成本。

    四、加强科技应用,增强三农服务水平。 2014年,我局大力引进和推广种植业各项新品种、新技术,全年累计引进和推广新品种28个,推广面积达72.1万亩,其中水稻7个,蔬菜10个,水果9个,中药材2个;引进和推广新技术15项,累计推广面积达到349.18万亩次。一是全力推广集中育秧技术。今年我县完成早稻集中育秧面积23.18万亩,发展育秧主体828个,其中专业化育秧主体85个,专业化育秧面积4.4万亩,占早稻集中育秧总面积的18.98%。二是全面实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在回龙铺、双江口、沙田、东湖塘等粮食示范基地全面推进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项目,发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14家,防治面积达85.2万亩。三是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45.78万亩,双江口、回龙铺等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全部纳入范围,完成500个土壤检测,安排田间试验18个,其中推广配方肥达3.2万吨,配方肥推广面积达12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100%,亩均节本增效30元以上。四是信息宣传农技工作。通过宁乡农业信息网、今日宁乡、宁乡电视台等多种渠道对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宁乡农业信息网发表文章320篇,与气象局合作发布农业气象信息30条,制作兴农富民52期,农业新闻42期,播报飞字信息25条,利用现代信息传播工具提供科技服务。(办公室邓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