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香薯做糕点,这个博览园好韵味

25.08.2015  08:29

  


在基地内的香薯科普教室里,基地负责人彭焕新正兴致勃勃地介绍斗笠、蓑衣、犁、锄头等传统种植香薯的农耕用具。廖真怡 摄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8月25日讯近日,位于长沙县金井镇的沃园生态农业种植基地内的小型香薯博览园正式开园,面向社会开放。该园是一个寓教于乐的科普示范基地,市民可前往学习农业知识、体验种植技术。

 

   1593年,香薯传入中国

  仿旧红砖堆砌而成的内墙边,土车子、草鞋、斗笠、蓑衣、箢箕、犁、锄头等传统种植香薯的农耕用具在角落依次排开。走进香薯科普教室,逐渐远离都市人的农耕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土车子是传统红薯运输工具,由人力推动,一般劳动力能推两百市斤左右,在两三市尺宽的弯曲道路上行走自如。”见有人到访,沃园生态农业种植基地负责人彭焕新兴致勃勃地介绍起来。

  而科普教室墙上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更是将香薯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根据起源篇介绍,公元前2500年,在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等地就已开始栽培香薯。

  而香薯与我国结缘,则是在1593年,由福建长乐籍华侨陈振龙最早传入。在我国香薯别名甚多,又名山芋、红芋、番薯、红薯、地瓜等。21世纪,全世界红薯总产量达1.3亿吨,而中国占世界红薯总产量的70%—80%。

   农田里体验种植乐趣 还可自制薯味美食

  小朋友和大朋友们还可以来到基地内的香薯种植体验区,享受一番当“薯农”的乐趣。“现在许多城里孩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对农耕文化知之甚少。”谈及办博览园的初衷,彭焕新说,这可以让孩子来到农田,在汗水中体验劳作艰辛,与泥土亲密接触中感受农耕文化魅力,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从小培养他们珍惜粮食的意识。

  基地内的加工车间里,两条精深加工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作着。先将新鲜香薯打成浆,再把浓浆注入烘焙模具……经过一道道工序,2小时后“灰头土脸”的鲜薯便完成“华丽变身”,一袋袋煎饼、小花片儿等各式各样的休闲糕点新鲜出炉,让人垂涎欲滴。在香薯糕点DIY教室,糕点模具、消毒柜、烤箱一应俱全,颜色各异的香薯及各类调料整齐地摆放在原料区。市民们可亲手将从田间收获的香薯制作成餐桌上的一道道薯味美食。

  据了解,截至目前,香薯博览园已接待游客数百人次。“条件成熟时,还将建设沃园空中香薯观光长廊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开展乡村旅游。”对于未来香薯博览园的发展,彭焕新信心满满。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