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社长比例是女生的4倍,水瓶巨蟹天蝎容易出社长
想了解当今95后大学生的风貌吗?那就去大学校园的社团转转。3月初,正值第二学期开学季,各个社团除了积极准备新学期的活动规划外,也开始了第二轮的招新。
回顾过去半年的大学社团生活,人人网针对大学生团体创建的社团管理及互动平台“社团人”发布了如下报告,对大学生加入社团个数、社团类型分布、活动宣传途径、活动频率、经费来源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人人网“社团人”平台对5000名参与社团活动的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最终共收集有效问卷3544份。
近5成学生精力旺盛加入2个以上的社团 公益实践类社团最受青睐
就大学生参加社团数量的调查结果显示,近5成的大学生会选择加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社团,其中以2个和3个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8%和11.8%,其次为4个或5个及以上,占比分别为3.1%和4.5%,合计占整个比例的47.4%,将近5成。
除了大学生参与社团的如此热情,哪一类社团是最受大家欢迎的呢?根据人人网“社团人”调查显示,参与公益实践类社团的学生最多,占27.2%;其次是文化娱乐类,占比20.2%;紧随其后的是学术研讨类和体育健身类,占比分别为15.5%、14.2%。其余的22.9%则为交流实践、学校管理等其他类别。
线上渠道成社团活动最重要宣传途径 发展兴趣爱好是加入社团的主要目的
调查显示,线上渠道凭借方便、快捷等诸多优势成为社团活动的最重要宣传途径;其次校园横幅海报对视觉的冲击性较强,成为宣传效果仅次于线上渠道的第二种途径。同学告知和短信分列第三、四位。
超五成社团每周活动不少于1次 留学生青睐“传统文化”类社团
年轻就是资本,大学生们的社团活动频率再次验证了这件事。调查显示,一周不少于一次活动的社团比例为56.6%,两周一次的为16.5%,三周一次的为7.7%,一月一次、半学期一次、一学期一次的比例依次为14.3%、2.7%、2.1%。
来自北京的社团人用户小吕表示:“我报名参加了街舞协会,每周有三次活动时间可选择,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协调安排。去了之后,会有相应的师哥师姐带着一起跳舞。特别嗨!”
除了社团的活跃度之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多数留学生也会报名参加中国学生组织的社团,特别是“传统文化”类别的,比如相声、武术、书画、古琴类等。来自武汉大学的安哥拉留学生新生阿尔顿表示:自己对武术类的社团很感兴趣,练功时飒爽的英姿真是太帅了。
对此现象,人人网大学生用户研究中心负责人认为:外国留学生通过参加中国传统文化类社团,可以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解开东方传统文化神秘的面纱;而中国大学生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很高,除了对Cosplay的追捧外,大家对跨域社团组织的兴趣也渐渐浓厚起来,比如“模联、sife”引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新式的社团也悄然走红,像记忆协会、流浪动物之家、创业者协会、强迫症治疗协会等,也广受90后大学生的欢迎。
成员自费、商家赞助、社团会员会费成为社团举办活动的主要经费来源
活动经费来源是大学生社团正常运作的保证之一,调查显示:社团举办活动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成员自费、商家赞助、社团会员会费、学校拨款及其他;比例分别为:49.5%、48.9%、47.8%、36.3%、3.8%。
来自社团人平台的大学生陶子表示:“刚加入社团的时候,会先交一笔社团费,金额大概从15元/年至50元/年不等,这笔钱可以免费参加很多活动。但随着大家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时候想做一场精致的活动,就需要大家自己出去拉赞助或者额外加钱了。”
男社长比例远高于女生,水瓶巨蟹天蝎位列社长星座前三
这次调查中,还有两组比较有趣的数据,就性别来看,男生当选社长的数量是女生的4倍多,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81.3%与18.7%。
对此,人人网大学生用户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男生性格不拘小节,更容易与团体达成共识,荣辱感、协调沟通能力都比较强。同时,做到社长的位置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而女生则相反,大多数女生不喜欢领导别人,只要能让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