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某社区幸存大板房“超期服役”多处开裂

25.03.2016  09:44

  房屋多处开裂,地基下沉,墙体出现大窟窿……长沙人民新村社区37栋现场触目惊心。目前,这栋芙蓉区唯一幸存的大板房里仍住了近40户居民。居民多次找社区、街道反映情况后,3月23日,芙蓉区城乡建设局请了湖大土木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的专家来到现场进行了检测。社区称,目前,该房已纳入芙蓉区今年的危房安全排查治理范围。

  3月24日中午,记者来到人民新村社区看到,37栋并未标明修建年月,而38栋注明是2003年4月修建。

  “38栋、39栋、40栋和37栋都是大板房结构。”居民江志坚住在37栋2单元4楼,他告诉记者,这些房子都是1979年修建的,39栋、40栋是上世纪90年代拆迁重建的,38栋是2003年4月重新修建的。而他们所住的房屋因为历史原因一直无法重建,属于超期服役。

  在江志坚的带领下,记者看到,1单元5楼、2单元5楼窗户周边的墙体都开裂了,有的窗户边上破裂的地方像马蜂窝。“1单元东边5楼里面更加严重。”江志坚说,旁边突出的承重墙都裂开了。

  2单元101的朱大爷家客厅地基下沉,卧室地面开裂。301房的陶乐思家一个窗户墙体垂直的水泥板膨胀裂开长90厘米、宽20厘米的口子,“很怕下大雨,每天提心吊胆。”陶乐思说。

  除了上述地方,记者又看到了更加触目惊心的一幕,在靠近34栋的东侧外墙,现出五六个坑洞,其中四五楼之间的坑洞直径60厘米左右,“前年维修过一次,根本无法修补,又掉了。”住在2单元一楼的一名李奶奶说。

  “已经拖了七八年了,随时有坍塌可能,社区牵头,街道组织建设、安监开过多次会,但一直没有解决。”江志坚说。

   社区:已纳入芙蓉区危房治理范围

  人民新村社区居委会王主任称,社区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曾先后为居民垫付10万多元,用于房屋质量检测等。“主要的是他们意见不统一,有的要求推倒重建,还有的希望加固维修。”王主任拿出一份2016年芙蓉区老楼危楼安全排查治理工作方案说,今年37栋已列入了排查治理范围。

   街道办:纳入棚改要有一定程序

  朝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纪岳亮说,街道向区城乡建设局、政府办汇报过,37号栋主体是业主,政府原则上起监督作用,2016年1月实施的《长沙市房屋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房屋排危主体是全体业主。“业主想纳入棚改,参照棚改征收标准,也要有一个程序。”纪岳亮说。目前,街道正在等新的鉴定结果出来,再做方案。 (记者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