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自科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其资源数字化开发与管理”取得丰硕成果

19.08.2015  12:35

衡阳师范学院刘沛林教授牵头的省自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其资源数字化开发与管理”通过验收,取得重大进展。该项目主要从传统聚落景观要素解构、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景观基因库的数据挖掘与应用3个方向开展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及其应用的创新研究。三年来,在队伍建设、科技创新、资源汇聚、成果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队伍建设方面,通过“方向带头人―研究骨干―青年教师”的梯队培养机制和“专家教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帮扶”的传帮带培养方法,着力提高团队整体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项目实施以来,共有6名青年教师晋升为副教授以上职称,3名青年教师被确认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名青年教师分别被选送到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地理学研究机构攻读博士学位。此外,还选派成员赴国外进行访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拓展了该创新群体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刘沛林教授即开始致力于传统聚落研究,在他的引领下,衡阳师范学院的青年教师不断地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中,逐渐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在项目研究期间更是取得了一批较有价值的创新性成果。在包括《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等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31篇;出版著作6部;三年期间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项、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2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湖南省优秀社科成果奖1项。

在资源汇聚方面,三年来,以该群体为核心成员的研究团队,相继获准立项了“传统聚落数字化保护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高校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学科平台。研究团队以这三个平台为基础,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吸纳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李文华院士领衔的院士工作站等学术资源。

在成果应用方面,该群体在科研服务社会、成果应用转化等方面不断取得佳绩。2012年,研究成果“加强湖南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保护与开发,加速推进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得到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路建平批示;2014年刘沛林教授提出的“以湖湘特色旅游小镇建设为引领,助推我省新型城镇化”金点子得到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又声的批示并被湖南省旅游局等政府部门采纳。目前该群体被湖南省旅游局聘为“‘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创建技术服务”的专家团队,指导创建的首批12个“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2015年5月正式启动,并作为湖南省文化产业品牌项目之一在“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向国内外推介和展示。2015年4月该群体联合李文华院士设在本校的“院士工作站”共同完成了“新化县紫鹊界梯田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文本。2014年群体成员开发完成“湖南省古村古镇在线展示系统”,并对常宁市中田村、桑植县洪家关乡、衡阳市石鼓书院与船山书院以及南岳大庙开展了数字化三维建模与虚拟旅游等工程化验证,成果无偿赠送当地政府,获得一致好评。此外,群体成员还广泛参与咨询服务,特别是湖南省内各地“旅游小镇”的建设的技术咨询被湖南卫视台、湖南经视台、红网、湖南日报等众多主流媒体广泛报道,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