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以“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 创建活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19.11.2015  21:39
   

石门县以“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

创建活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2013年以来,石门县紧密结合文化建设和文明创建,积极实施“扫黄打非”社区、乡(镇)村、景区示范点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

      一、抓基础,强化保障。一是加强领导。成立县、乡(镇)、村(社区)“扫黄打非”“三大工程”试点工作小组,试点单位设立“扫黄打非”办公室。二是制定方案。县、乡(镇)、村(社区)分级制订“扫黄打非”“三大工程”实施方案。三是签订“扫黄打非”工作责任书。责任书签到村民小组、居民小区。四是成立义务协管队伍。通过宣传发动、自愿报名、培训发证的形式,成立“扫黄打非”宣传员、讲解员、市场巡查员、义务监督员和工作联络员五支义务协管队伍。五是完善制度。制订完善“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巡查报告、联防协作、举报奖励、责任追究五项制度和农家书屋“扫黄打非”监督岗职责。六是强化考核。把“扫黄打非”“三大工程”列入试点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把“三大工程”试点工作成效作为试点乡(镇)“扫黄打非”工作考核的主要指标。七是经费保障。县财政每年预算专项经费5-10万元,举报奖励经费3万元,保障“三大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抓宣传,营造氛围。为扩大社会影响,结合文明创建、美丽乡村和书香校园建设,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扫黄打非”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是中心阵地宣传。将农家书屋作为室内宣传主阵地、村(居)文化广场作为室外宣传主阵地进行“扫黄打非”宣传,在每个村民小组、居民小区人员集中的地方制作固定“扫黄打非”宣传标语,制定村(居)民“扫黄打非”公约,全体村(居)民“扫黄打非”倡仪书,“扫黄打非”宣传手册人手一份。二是学校宣传。在中小学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题讲座和《自觉远离“黄”与“非” 读正版书 读放心书》宣誓签名活动,向全体中小学生发出“扫黄打非”倡仪书。三是开展培训。针对乡镇文化站长、新闻出版经营单位和试点单位全体党员、义务协管队伍开展“扫黄打非”培训。四是利用广播“村村响”、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和农村文艺宣传队开展“扫黄打非”宣传。

      三、抓监管,坚守底线。按照“扫黄打非”“属地管理”原则,试点单位建立“扫黄打非”管理七个台账和《“扫黄打非”日常巡查记录册》,结合平安无盗版出版物市场创建活动,以实施中小学生放心书工程为主导,同时开展“扫黄打非”清源、净网、护苗、秋风四大专项行动,公布“扫黄打非”举报电话,及时兑现举报奖励。组织乡(镇)文化站、派出所、司法所、中心学校和义务协管队伍经常开展日常巡查和集中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农村赶场和婚丧喜庆活动监管,坚决抵制各类非法出版物和低俗文化活动,坚守“扫黄打非”工作底线。

      四、抓结合,力求实效。夹山管理处夹山寺村结合文明单位创建和国家4A景区创建开展“扫黄打非”“乡(镇)村工程”,召开“扫黄打非”专题会议,组织党员干部培训,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抵制封建迷信等非法出版物,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提供了坚强的文化保障。“黄与非,害人心。拒绝盗版,利国利民。开展扫黄打非净化文化环境……”。夹山镇杨坪社区实施“扫黄打非”“社区工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把“扫黄打非”融入夹山镇《治家格言》。社区成立了格言治家民间理事会,将从民间征集的近千条治家格言,去粗取精,融入“扫黄打非”内容,浓缩成800多字的《治家格言》。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带头诵读和背诵《治家格言》,并结合“群众工作月”,村组干部进村入户宣讲;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师生和民间文艺团体,自编自演,将《治家格言》的主要内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演出形式,寓教于乐;中小学组织师生开展《治家格言》朗诵、背诵比赛,激发学习热情;中小学生通过QQ群、民间社交论坛、手机短信等现代传播平台,将《治家格言》传送到在外工作的父老乡亲,扩大格言影响,引发乡亲共鸣;还通过屋场会、广播会、党员会、户主会等多种形式宣讲“扫黄打非”。以格言正家风,以家风正民风,以民风正社风,以社风正作风。两年来,通过“扫黄打非”“社区工程”试点工作和《格言治家》活动的有机结合,社区基本实现零越级上访,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今年6月,石门县“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县文广新局、图书馆、新华书店、十多家书店和多名文化志愿者,将4000册、码洋近5万元的图书捐赠给当地农户,实现了“三个一”(每户一个书架、一条家训、一篇治家格言)的文化示范小区建设目标,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