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单位: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10.10.2014  11:42
      ●共查处在公务活动和节日期间赠送、接受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问题34个,查处55人

      ●查处公款大吃大喝、参与高消费问题15个,查处63人

      ●共清理清退超编超标配备的公务用车733辆,清理清退比例为100%

      ●清理清退违规借(换)车辆211辆,清理清退比例为100%

      ●调整清理多占办公用房面积389729.9平方米,调整清理比例为100%

      ●停建楼堂馆所1个,停建面积13800平方米



      ●共排查出党政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在企业兼职人数150人,现已全部辞去兼职

      ●共查处党员干部参赌涉赌案件11件,查处党员干部参赌涉赌23人

      (数据截至2014年8月20日)


      全省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于今年1月下旬正式收尾。但收尾不是收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参加第一批活动的省直各单位始终严格对照中央、省委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围绕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专项整治情况组织“回头看”,确保整改落实不留“死角”,确保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削减文山会海 压缩检查评比

      【事例】

      王宇斌是一名乡镇党委书记,以前最怕的事就是上级部门名目繁多的“一票否决”考核。他说:“大大小小的工作都‘一票否决’,这些个部门我们也得罪不起,应付各类检查评比,身心俱疲。”

      教育实践活动中,省直单位集中清理取消了一批“一票否决”事项,除保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一票否决”事项外,26个“一票否决”事项被清理取消。“乡镇干部都拍手称快,我们也轻松多了。”王宇斌高兴地说。

          【做法】     

      全面清理党内法规文件,省委办公厅牵头组织对近10万件省委各类文件进行全面梳理、筛查,按照谁起草、谁提出清理意见的原则交由省直有关单位进行审查,在此基础上,省委常委会认真研究论证审核,列出梳理清单。进一步健全办文办会审核备案管理、文件定期清理等制度,从严控制会议、文件数量,严格会议、文件经费管理。

      全面清理纠正评价达标表彰项目设置分配不合理,项目过多过滥,评选周期、表彰等数量随意性强等问题,严格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管理和数量控制,严肃整改授牌晋级、“一票否决”过多过滥问题,严厉整治以评比达标表彰为由拉赞助、收取费用、滥发钱物等现象。

      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类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置,对职能定位不清、工作相互交叉的领导小组,及时进行调整、合并或撤销。

      【数据】

      截至8月20日,省直单位共减少会议36.5%;减少文件22.8%;减少评比达标表彰活动161个,下降73.2%(其中省本级层面下降80.4%,省直单位下降71.5%);减少各类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1984个,下降57.2%(其中省本级层面下降55.8%,省直单位下降58.5%)。省直单位设立的26个“一票否决”事项已清理取消。

        过半数行政审批事项

      得以取消下放

      【事例】

      6月中旬的一天中午,长沙金牛角王中西餐厅的两名纳税人急匆匆赶到长沙市雨花区地税局办税大厅。原来,餐厅因客流量增大,急需办理发票缴销和领购。得知情况后,办税人员顾不上吃午饭,马上为纳税人办理业务。由于缴销的发票数量较多,1个多钟头才办完业务,工作人员终于得空吃饭。

      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地税局在全系统推出了网上办税、免填单办税、“税讯通”短信服务、扩大同城通办范围、开通民生服务“绿色通道”等9项便民新举措,目前已办理36.9万笔“免填单”业务,纳税人办税时间平均缩短40%。

      【做法】

      全省积极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主动简政放权,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审批程序,推进电子政务工作,实现了审批提速。积极衔接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和下放一批省本级行政审批项目,推动省直有关部门向长沙市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加强行政执法综合整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收费专项检查,从源头上防止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行为发生。对省直、市州及县市区共3000多家单位在越权制定收费政策、违反规定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不执行国家和省明令取消的收费政策继续收费等9个方面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

      积极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成效”专项活动,督促各级各部门切实改进作风,自觉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数据】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20日,省直单位共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1个,取消和下放比例为53%(其中取消行政审批事项84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17项);查处“吃拿卡要”问题51个,查处62人;查处“庸懒散拖”问题603个,查处1234人;查处在项目审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等工作中搞暗箱操作、权力寻租问题22个,查处28人。

        压缩“三公”经费逾三成

      【事例】

      8月中旬,美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总领事李伟明一行来长沙访问。按照相应规格接待和会见客人后,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肖百灵将一本宣传介绍湖南的小画册作为外事礼品,送给了外国客人。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省外事侨务办根据对外交往需要,严格按照彰显特色、厉行节约的原则开展外事接待活动,规范接待流程,严禁讲排场、铺张浪费等超标准接待现象,并建立“三公经费”公开公示制度,每个季度在全办公开一次相关经费使用情况。

        【做法】

      我省严格规范预算和支出,及时下发《关于规范办公性行政经费预算和支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明令省直各部门“三公”经费决算数一律不得超过预算数;省和市县的各部门办公性行政经费预算较上年零增长,未来5年内省和市县及各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只减不增。 

      对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要求,制定出台《关于严格公务接待标准的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集中治理公务接待制度不健全、行为不规范、标准不严格等问题,严肃查处以举办会议、培训等名义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以招商引资等名义变相安排公务接待等违规行为。

      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三公”经费审计监督的意见》,全面加大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投资审计力度,严查“三公”经费支出情况、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以及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浪费问题,对违法违规支出的单位和责任人,及时进行追究责任。

      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管理,严格控制数量和规模,加强经费审批的源头管理,坚决查处由企事业单位出资或补助、摊派、转嫁出国(境)费用等行为。

        【数据】

      截至今年8月20日,省直机关“三公”经费支出持续下降,压缩“三公”经费幅度达31.2%;减少因公临时出国(境)315批次,减少人数875人。(责任编辑:陈柳)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