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供销社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结硕果
近年来,湖南省益阳市供销社系统扎根“三农”,服务“三农”,不断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现代流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助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推益阳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特别是笋竹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益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又一新型主导产业。
技术服务送上门
益阳有竹林200多万亩,主要靠竹材加工,产值低,利用程度不高。益阳市供销社从2012年起,主动帮助桃江世林竹笋专业合作社发展笋竹林,多次组织竹农到福建建瓯学习借鉴笋竹产业发展的经验。目前已培育笋竹两用林3万多亩,发展示范基地30个,合作社样板基地每亩笋竹收入达2100元,是常规竹林收入的10倍。
益阳市供销社致力于培育专业人才,举办竹林培育、施肥、灌溉、病虫防治、除杂、挖笋、加工等各类技术培训班,培训技术人员2000多人;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城市学院、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市茶叶协会配合,开办营销和加工技术培训班,去年培训茶业人才400多人。去年8月,举办新疆茶艺师班,培训45名新疆学员,加强益阳和新疆之间“安化黑茶”经贸和茶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同时,申请中华全国总社技能鉴定总站在益阳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直接为各类专业人才颁发职业技能证书。
办点示范树典型
益阳安化县富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起8个食用菌生产基地,辐射3个乡镇,种植面积500多亩,每年生产菌棒300多万个,生产香菇500吨,安置就业110人,帮助农民增收达500万元。
成立益阳市银源棉麻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企业+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收购本地棉花加工、储存、销售,保护棉农利益;
在益阳桃江县道关山竹笋合作社办点示范,并与相关县区供销社合作,指导发展8家竹笋合作社,带动3000多户竹农发展笋竹产业,并成立益阳市楚湘竹笋生产专业联合社;
这些都是益阳市供销社系统开展办点示范树立的成功范本,他们凭借自身的组织优势、网络优势和传统业务优势,积极参与领办和组建各种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益阳市供销系统领办茶叶专业合作社24个,发展茶园面积25600多亩。2014年全市茶产业产值达104亿元,其中黑茶产业产值达70多亿元。
扶持企业见真招
益阳市供销合作社和桃江县供销合作社积极扶持桃江良友蔬菜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2900亩,建设具有自动喷灌、滴灌设施的高标准蔬菜种植示范园1500亩,购置了耕作、运输、施肥、冷藏、运输等全套机械设备,2014年创产值3000万元,生产的蔬菜远销新加坡及香港、澳门、海南等地。
倾力扶持企业,帮助排忧解难,是益阳供销系统服务“三农”的重要措施。去年5月,益阳市供销合作社、市经管处联合举办益阳首届“农超、农社”对接洽谈会,参加对接的74家专业合作社,有15家与超市签订了供货协议。在开发笋竹产业方面,益阳市供销社三年争取省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新网工程项目3个、争取资金250多万元。针对茶叶、棉花等产业发展问题,益阳市供销社多次深入企业调研,或提供产销信息,或邀请市县政府领导、相关部门现场办公,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