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发展的“经济卫士”——湖南省常德市审计局工作纪实

22.01.2015  18:36

  隆冬时节,好消息从首都北京传到湖南常德:在5年一次的全国审计机关先进单位评比中,常德市审计局脱颖而出,喜获殊荣,成为全省唯一获奖的市级审计机关。

  面对荣誉,常德审计人却显得平静而从容。5年来,局机关获得的国家、省、市各种荣誉和奖励多达132项,其中连续3次获得审计署授予的"优秀公务员集体"嘉奖,5项计算机审计方法被审计署评为优秀,1项列入审计署教案,在全国推广;连续3次考评为全省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连续2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目标管理红旗单位",连续2次荣获全市"十佳人民满意机关";5年来连续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学习型党组织"、"依法行政先进单位"。

一个仅有67人的团队,靠什么收获一项又一项荣誉,实现一次又一次超越?

       

创先篇:审计卫士服务大局

               

  提到审计,有人会说,不就是查几笔账,找几个问题,拨草寻蛇打吗?

  是。审计离不开查账,找问题。哪怕从不讳言工作不讨人欢喜,但常德审计人内心激荡着责任的波涛:李克强总理说过,审计要做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反腐败的利剑、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和深化改革的"催化剂"。既然要守护国家利益与资金安全,就必须敢于亮剑!

  5年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于创先,常德市审计局对领导关心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以及涉及民本民生的重点项目和资金,都加大了审计力度。5年来,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484个,依法查纠违纪违规金额11.8亿元,核减工程款5.7亿元,移送处理案件线索25件,29个项目结果报告被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或批转。

  2011年3月,常德市审计局举全市审计之力,对9个区县(市)的政府性债务进行异地交叉审计。按照"见账、见人、见物,逐笔、逐项审核"原则,历时两个多月,共审查单位508个,审核申报债务总额147.25亿元,核减政策范围外的债务金额56亿元,核减率达38%。通过审计,既鉴证了政府债务规模的可控性,又揭示了在政府债务管理、融资资金使用、偿债准备及融资平台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审计结果引起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各地纷纷出台债务管理办法,规范举债行为,完善政府债务风险监控机制。

  2013年,在2011年债务审计的基础上,市审计局针对新的债务形式、新的债务增量以及乡镇政府债务进行了全面审计。不仅进一步摸清了债务家底,反映了债务管控措施和效果,揭示了潜在风险,为国家出台新的调控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市、县两级政府针对审计建议,强化了政府债务监管,提高了债务资金使用效益。两次全国性债务审计,常德市审计局都获得了"优秀公务员集体"嘉奖。

  审计工作既要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更要积极推动解决问题。这是常德审计人深藏于心的信念。他们从微观审计着手,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揭示、分析和反映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当好参谋,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充分体现。5年来,通过审计提出的改进建议共被采纳1879条,提交审计信息和各类报告1217篇,促使主管部门、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或出台政策制度184项,仅财政同级审计促使政府出台规范性文件19个,其中《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建议》还列入全国人大议案。

  "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是审计人最常思索的问题。5年来,常德市审计局围绕规范财政管理和盘活财政存量,全面开展财政审计,看紧政府"钱袋子"。2013年,在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审计人员重点反映了非税收入征管、政府债务管理、国有资本经营、专项资金绩效、财政存量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市政府相关领导十分重视,多次听取"同级审"汇报并作出重要批示。同时,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和规范权力运行,深入开展经责审计;围绕提高工程绩效和净化建设环境,深入开展投资审计;围绕严格资金管理和维护民生利益,深入开展专项审计等。以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作为践行民本理念的着力点,实现对教育、医疗、社保、环保、涉农等民生资金审计监督的常态化。

  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市审计局对全市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了跟踪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部分地方保障房被用于拆迁周转房、乡镇公租房被用于办公用房等11个问题逐一进行了反馈并要求整改。此次审计,共取消不应享受保障房资格的住户134户,已责令腾退不合规人群已享受的保障房25套,并追还了不应享受的货币补贴资金5万元;同时,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促成了全市相继出台12个文件,使这一惠民措施真正让最需要的人受益。

  质量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常德市审计局连续开展"审计质量年"活动,组织审计业务比武,举办“审计业务大讲堂”,提升审计能力。在全省和市直机关率先出台"审计自由裁量权基准",规范执法行为;完善多级复核审理制度、项目质量抽查制度和大要案件查处制度,确保审计质量;5年来,共有15个项目被省审计厅评为优秀,11个行业审计在全省考评中排名前三。更为可贵的是,数百个审计项目无一发生行政复议或诉讼。

             

创新篇:让审计更严谨高效

       

  创新是进步的源泉。常德审计人深知此理。紧跟时代,敢于创新,是他们的制胜法宝。

  数年前,常德便开始推行审计"四分离"改革,在全省较早实施审计计划、审计查证、审计审理、审计执行相分离的新的审计业务管理模式,并配套一系列管理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四分离"改革打破了一个科室一统天下、一包到底的审计业务运行模式,建立了相互联系、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制约机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风险。这项改革成果得到了各级各界的一致肯定。

  针对审计效率低、成本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状,常德市审计局推行审计成本管理,将全年审计计划与工作量、工作经费挂钩,合理分配资源。同时改进审计计划管理模式,打乱科室、行业界限,综合分配项目资源,特别是对重点项目如财政同级审计、地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实行"科室轮审机制",有效激发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工作效能。仅财政同级审计就提出审计建议90条,促使制定整改措施70多条,出台规范性文件19个,并形成了"人大监督、政府领导、审计督办、部门落实"的整改机制,同级审计项目3次获得省厅优秀项目奖。

  而更多的创新,体现在审计技术方法上。“科技兴审”响亮提出,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机关局域网建设,全市审计机关审计A0-OA交互运行;将审计数据库建设纳入常德市云计算中心;探索联网审计,创新开发计算机审计软件和应用技术方法……现代信息技术大大提升了审计的科学化水平。

  2012年,常德对社保资金开始审计。由于社保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数据量庞大,依靠传统审计方式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常德市审计局根据实际情况,集中全市优秀计算机审计人员组成数据分析攻关组,实行"集中分析、分组查证"模式,统一生成分析语句分发各审计组查证,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各单位提交的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为了规范数据信息,提高数据可用性,攻关组为此专门编写了身份证升位及数据整理函数,规范了标准表中的数据。在没有公安户口信息的情况下,攻关组编写了身份证校验函数判断身份证号码是否为真,并分析身份证号码错误的原因,为查深查透各个险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依据。针对身份证信息不全及错误等情况,攻关组利用身份证、姓名及出生日期的不同组合为锁定人员条件,增强了发现问题的能力,与单纯按照身份证及姓名进行对比可增加信息量10%以上。

  在全市城乡低保资金审计中,审计人员将财务数据与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房产登记、机动车注册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等业务数据进行比对,发现不合政策规定领取低保者10643人,督促政府有关部门立即整改,清退不合规的城市低保对象3794人,新增城市低保对象1160人,市政府随后出台《常德市低收入人群认定办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13年,我市对2011年至2012年农村数字电影补贴资金开展专项审计。电影下乡,场次多,补贴多,要查找漏洞,从何入手?审计人员独辟蹊径,从气象部门找来历史天气做成数据库,与放映时间进行计算机比对,蛛丝马迹出现了!同一地点同一天放映影片9个以上、下雪天放露天电影、暴雨天气放露天电影、重大节假日如春节放电影、深夜11时放电影等11种不可能放映的疑点逐项列出,通过数据库一一比对分析,同时根据计算机审计流程分析所取得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现场了解,延伸调查,核实结果,不按要求放映甚至虚假放映套取补贴的行为被果断阻止,为国家累计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5年来,常德计算机审计成果声名远扬,共有31个计算机审计应用案例和方法被各级表彰或推荐运用,其中获得审计署优秀奖的4个,名列全省第一;2013年上报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补贴资金计算机审计方法》,被评为全省优秀案例后,审计署拟转化为案例教学课件在全国推广,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精选的6个优秀案例之一;《多维数据集成计算机审计系统开发与应用》、《预算指标系统计算机审计程序开发与应用》等2项计算机审计专题列入常德市重点科研课题。全局有7人被评为计算机审计专家、能手,审计技术科科长张广明成为全省计算机审计领军人才。

  创新,永无止境。常德市审计局在全省率先实行审计结果100%公开。通过审计执法公开评议会、特约监督员评议会、与网民在线互动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也达到了审计与社会的信息互通,深化了审计对经济生活和精神领域的多重影响。

  审计的目的并非简单地查问题,更多的是促进规范管理。今年11月27日,常德市首次采取"以会代训"方式,举办财经审计执法培训班,全市135家市直一级预算单位和12家市属国有企业代表参加培训。会上,市审计、财政、纪检监察部门分别派出专家,结合财政财务管理政策制度、审计中发现的典型性问题、廉政风险高危部门和岗位以及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特点等内容,进行专题讲座。既保障了新预算法和审计法的贯彻落实,又进一步提升规范了财经管理的水平。会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多多。

       

创建篇:和谐机关有你有我

       

  任何一项工作的好坏,都取决于人。挖掘干部职工的潜力,给动力,也给压力,成为常德市审计局领导多年来谋划的一件大事。局长张克武与班子成员带头讲大局、重学习,带头廉洁从审,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在审计工作中,张克武和所有班子成员身体力行,深入一线,跟班审计。2011至2013年班子被市委评为优秀领导班子和优秀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局机关每年都安排了100万元以上专项经费,完善机关绿化、美化、亮化、秩序化工程,配套建设了老干部活动室、党员活动室、职工乒乓球室、视频会议室等活动设施,有效改善工作与生活环境。同时,加强机关文明创建。通过开展"审计文化建设年"活动,开设"道德讲堂",进行社会公德、审计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机关推荐表彰"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五好家庭"、"五一先锋"活动,弘扬正能量。积极倡导"爱党爱国爱审计,爱家爱友爱自己"的理念,培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通过建立摄影、书法、户外、创作等兴趣活动小组,建设机关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展审计风采、创满意机关"的演讲比赛、"爱国歌曲大家唱"、全市审计系统体育运动会、全市审计系统摄影书画比赛、全市审计系统主题征文比赛、清明凭吊英灵扫墓活动等多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推进和谐机关建设。2013年局工会被授予市级"模范职工之家"。

  另一方面,局党组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定了"常德市审计局改进工作作风十不准",为强化机关人员落实的自觉性和携带的方便,将"十不准"制作成口袋卡片人手一份。"十不准"包括不准参加被审计单位安排的吃请及休闲、娱乐活动;不准借用被审计单位车辆办理与审计工作无关的事等。该局廉洁办、人事科还开展了执行纪律情况的日常督查。

  能者上,庸者让。常德市审计局多次公开选拔有为青年充实审计队伍,组织公开竞聘和岗位轮换,改善队伍结构,5年来共选拔充实30岁以下年轻干部13名,组织大型培训63次,选送培训356人次,机关连续3次被评为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示范点,5人被评为创学先进。全局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分别占业务人员的83%、81%。

  审计涉及面广,要求知识面宽,有人戏称审计人员“不是在审计,就是在学习”,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一批批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审计能手和中坚力量。从事审计工作多年的刘丹、张广明、李鹏等,巾帼不让须眉的张恩、张楠、伍洁丽……67人的局机关,人人都是荣誉的书写者,每一张笑脸后面,都隐藏着奋斗的艰辛。

  和谐机关建设,如春风细雨,滋润着审计人的心,打造出一支勇于担当、能打硬仗的审计专业团队。以人为本的"审计文化",将文化精髓融入到审计理念:审计虽不直接创造财富,但比创收千万亿万更重要——让国家公共资金用到该用的地方,事关国家经济的安全运行,事关社会公平正义长治久安啊!重任在肩,岂敢懈怠!

  付出,终有收获。常德市审计局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首肯认可。今年,市委书记王群,市长周德睿分别到市审计局调研,听取张克武局长的工作汇报后,对审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审计敢于碰硬,敢于揭短,反映问题深刻,建议切合实际,真正发挥了“经济卫士”的作用。

回眸过去,展望未来,常德审计人信心满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全力推进依法治国,审计工作大有可为!   

(常德市审计局  胡秋菊      翟振亮)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