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医院重症胰腺炎致胰源性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成功手术

18.11.2014  13:09

 

日前,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特需病室成功为一名重症胰腺炎合并胰源性门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实施脾切除、门奇断流手术治疗,挽救病人于死亡边缘。

49岁的张先生来自湘西,2年前因胆源性急性重症胰腺炎在当地医院治疗,后胰腺假性囊肿合并感染,转入湖南省人民医院实施胆囊切除、胰腺假性囊肿空肠内引流。2014年4月因上消化道出血再次入院,诊断考虑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经消化内科内镜下套扎及硬化剂注射止血。此次,患者再次发作上消化大出血并失血性休克,呕血便血,急诊转我院治疗。   

入院后,在积极完善检查明确诊断的同时,首席专家吴金术教授、副院长蒋波教授动员全肝胆医院力量,组织病例讨论,制订治疗方案,决定破釜沉舟实施手术。由易为民、刘昌军、黄怀银、卢太亮、谭永辉等医生组成的医疗组成功为患者实施脾切除+门奇断流术,术中得到麻醉科及手术室的大力配合,手术过程惊险但顺利完成。在肝胆特需病室医疗护理组的精心治疗下,病人术后3天即可进食、下床活动,术后10天出院。

背景资料:

门脉高压是一组症侯群,根据病因可分为肝内型和肝外型,胰源性门脉高压症( Pancreatic SinistralPortal Hypertension,RSPH) 是由胰腺疾病所导致的门脉高压症,占肝外型门脉高压症的5%,既往相关报道较少。RSPH是门静脉高压症中惟一能治愈的疾病,治疗的关键是阻断脾动脉供血,对于胃、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者,行脾切除术及胃体、食管周围血管离断术,同时还需针对原有胰腺疾病进行治疗。

手术需要“破釜沉舟”的原因:1.由于反复胰腺疾病如胰腺炎等的发作,引起腹腔粘连,使手术暴露与操作增加困难;2.脾静脉、胃底食道静脉形成异常丰富的侧支循环,导致脾门出现异常的静脉丛。各种凝血因子合成障碍,以及脾亢致血小板减少,手术时易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组织撕脱创面的慢性渗血,而缝扎止血常导致针孔出血,不易控制;3. 反复的胰腺体尾部病变或胰腺假性囊肿合并感染,甚至形成结肠瘘,脾切除术中局部解剖特别困难,此时难于控制脾蒂,且脾脏周围粘连亦相当致密,大出血及胰腺体尾部及胃结肠副损伤的风险极高,甚至发生病人手术台上死亡等严重后果。

2010年以来,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胰源性门脉高压症患者100余例,积累了不少经验,为此次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彰显了医院在胰源性门脉高压症治疗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