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阴云”下父母面临抉择 盼“人祸”绝迹

25.03.2016  09:57

   疫苗阴云”下的父母抉择

  “疫苗阴云”之下,你还会为孩子注射疫苗吗?

  过去的几天里,这也许是割裂感最为强烈的话题,乃至于有人在微信朋友圈中评论,“又要有人绝交了”。

  对于孩子的父母们,这一话题带来的不安显而易见,公众情绪与科学事实难以调和,不信任感再次“爆表”,家长们都在寻找应对的“良策”。

   带孩子打疫苗

  医院却只有一家人

  3月22日,陈莉一夜未眠,她时不时起床,只为摸摸女儿娜娜的头,“看看她有没有什么不舒服。

  这本该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上午10时,陈莉按照约定的时间,带着两岁的娜娜去医院注射疫苗,只不过这一次,整个医院只有她们一家人。

  “我当时还乐呢,觉得自己运气不错,来了就能打上,平时这个时间怎么都得等十来分钟。”直到疫苗注射完成,陈莉才突然反应过来——“大家都是害怕不敢来了。

  等候了半个小时,看到孩子没什么反应后,陈莉带着孩子回家,如往常一样的午饭、午觉,下楼带孩子“追泡泡”,陈莉心里虽然有些嘀咕但也没太担心。

  直到陈莉的老公下班,听说两人去打了疫苗,竟有些气急败坏,直言陈莉“是傻子”。

  “从结婚后,老公还没这么劈头盖脸地骂过我呢。”然而陈莉看了几篇老公给她转过来的文章,也自责起来:“我平时带孩子也没啥时间看手机,也没上网,真不知道事情这么严重。万幸娜娜这次打的是一类疫苗,应该没啥风险。

  娜娜平时都在北京注射疫苗,医院也是正规医院,“疫苗都有时间和产地的记录,感觉应该还比较靠谱”,即便如此,今后一段时间,她准备暂停带孩子注射疫苗:“反正医生也说差个几天没啥事。我们看看风声再说吧。

  “我爸看我在朋友圈转了一篇说注射疫苗仍然安全的文章,在五分钟之内给我打了两个电话,说不能拿孩子冒险。”疫苗的不安,由家人逐级传导乃至扩大,并非陈莉一家。34岁的刘睿,更是经历了连续三天的持续“轰炸”。

  “我相信事情没有那么糟,我的家人更认同‘冰山一角’。”刘睿口中的“冰山一角”,是在食品药品安全危机出现后,公众的一种普遍心态,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暴露出的问题,仅仅是“冰山一角”,更大的危机还隐藏在水面之下。

  从事的工作与大众心理沾边,刘睿觉得“冰山一角”更大程度上,只是公众在恐慌心态下的“阴谋论”——没有事实根据,却很容易得到认同:“可我不会去争论这件事,我爸说得对,不能拿孩子冒险。

  在咨询医生朋友后,刘睿决定让孩子暂停接种二类疫苗,“我也想过了,有些风险可以让我们来担,例如流感,我们去接种,一样能减少孩子得病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