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男孩新年愿望:希望回到没有妹妹的时候

16.01.2015  10:34

  ■漫画/陈琮元

  核心提示

  政策放开后出现的“二胎浪潮”中,一些老大不肯接受弟妹,态度激烈,让家长们无所适从。本以为是给孩子生了个小伙伴,没想到,却给孩子生了个“敌人”,从而让他有了被忽视、被剥夺爱的感觉。

  “姐姐5岁,自从妈妈生了弟弟后,性格都变得沉默了。”“六岁男孩的新年愿望,竟然是回到没有妹妹的时候……”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不少家庭又遇到了新问题:如何让老大接受老二?这真是个难题。

  【统计】

  幼儿园一次调查

  二孩家庭占10%

  “我们园有319组家庭,其中有二孩的家庭35组,占全园总家庭比例的10.9%,还有部分已经怀上以及准备怀二胎的家庭。”长沙市万婴茂华幼儿园做了一个统计,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大宝对于二宝出生后的失落感多少会有一点,也容易产生矛盾。

  园长伍钧玮介绍,老大在老二没出生以前一直被父母宠爱,突然间有了弟弟妹妹,全家人的关注焦点都转移了,心里肯定有落差。“甚至大的会对小的有抵触情绪,觉得小的出生后抢走了父母的爱。

  【调查】

  老大吵着不肯睡

  一定要妈妈陪着

  不少妈妈吐露了生二宝后的烦恼,家住开福区伍家岭的蒋女士儿子3岁上幼儿园,女儿才满月。“有天儿子回来说妈妈不爱他了,以前都会来接他放学,现在变成姥姥来接。”蒋女士说,没生女儿前,儿子都是跟父母睡,现在被要求一个人睡,闹情绪闹得很厉害,有时折腾到半夜也不肯睡,一定要妈妈陪。

  “我刚刚生了二胎,大宝是儿子,小宝是女儿,有天儿子玩我的手机,不小心掉在了妹妹头上。我当时没控制住,就声音大了点问老大怎么搞的,他呆呆的一下子就哭了,可能是我吓到他,心里就开始责怪自己。”家住长沙芙蓉区王府花园的苏女士说。

  “我有一个7岁女宝,符合生二胎的条件。但是我从心底里是不愿意生二胎的,除开抚养成本不谈,关键是没人能在两个孩子中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市民陈女士说,无论怎么去做,两个孩子中肯定会有一个更偏爱的。■记者 贺卫玲 实习生 何亮

  支招

  如何平衡对两个孩子的爱

  如果发现你家老大有失落感,如何帮助他顺利度过焦虑期?专家建议家长平等对待两个孩子,向孩子表达平等的爱,不要让孩子认为父母的爱是分等级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常拥抱老大。因为第二个孩子可能还小,需要你天天来抱,所以这个时候,你要也挪出时间来抱抱老大,也让老大感觉到你其实也是爱他的,没有放弃他的感觉,这样孩子的心理就会好受多了。

  2、告诉老大要理解。老二年龄小,父母给予的厚爱也会多一些,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告诉老大,多理解,这是你的妹妹弟弟,他还小,还有好些事情不懂,所以需要姐姐或者是哥哥的照顾和爱。这样,孩子在理解的状态下,也会有好些事情让着弟弟妹妹的。

  3、不要责备老大。在有了二胎后,好些家长会喜欢对老大喝来喝去、骂来骂去的,这是不对的行为。对于老大来讲,你要二胎与他没有关系,也不是他的错。所以,你在这个时候,根本没有必要因为老二的事情而去对老大指手划脚的。这样,老大心里肯定不舒服。

  老师说

  家长先做好友好表率

  “家长要做孩子的表率,夫妻间情感亲密,婆媳间和睦相处,兄弟姐妹谦让有礼,孩子们会效仿和学习。当孩子出现了逆反心理,排斥弟弟或妹妹时,家长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当批评大孩子时最好不要当着小孩子的面。要学会单独和孩子进行沟通。”一位幼儿工作者认为,大多数家长还是比较注重这方面的情绪疏导,大部分孩子也很喜欢弟弟妹妹。

  不要比较俩孩子

  家长千万不要经常将两个子女进行比较,指责一方的缺点。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很多生二胎的家长会采取这种教育方式,用来激励一方更乖更优秀,但也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其实孩子的内心很敏感,长期得不到家长肯定,可能会导致自卑心理。尤其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更要慎重。

  年龄说

  生二胎最好间隔几年

  那么两个孩子的年龄最好相差几岁比较适宜?答案是4—6岁。专家建议,首先孩子0—3岁是情感依恋建立期,这段时间特别需要妈妈的陪伴,以和妈妈建立亲密关系。孩子的童年期是4到7岁,他们的求知欲更强并开始了创造性思维,在这一时期父母选择要第二个孩子更为明智。

  另外,符合国家政策可以生二胎的家庭,最好事先跟长子做好沟通。在妈妈怀孕生第二个宝宝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孩子照顾布娃娃、摸妈妈肚子等方式来参与弟弟妹妹的出生。有了第二个孩子时,对第一个孩子要照常关心。培养孩子开朗性格,鼓励孩子有什么说出来。

  至于那些已经生了二胎的夫妻,两个孩子感情的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互动

  目前,一些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生育了二胎,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很多原本是独生子女的孩子,面临着父母的关注和爱都被突然分走。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主意或者好意见,欢迎拨打本报热线96258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