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设计师用废铜烂铁创作出“猴年马月”激发环保意识

15.06.2016  11:43

  ↑敲锣的猴子。  →侯中民正在对飞马进行打磨。  均为受访者 供图

  星辰在线6月15日讯 长沙晚报记者 朱炎皇 实习生 肖雪晴

  2016年是猴年,农历五月是马月,因此6月5日至7月3日是“猴年马月”。人称“猴哥”的长沙设计师侯中民和他的团队耗时40多天,用废铜烂铁创作出7只姿态各异的猴子和一匹展翅飞腾的飞马,美其名曰:“猴年马月”。昨日,记者采访了创作者及其背后的故事。

  简陋平房内藏了一屋子宝贝

  岳麓区枫林路附近,一间简陋的平房,两台大的落地风扇呼呼转着。屋角堆满了废铜烂铁,房子中央一匹展翅的飞马扑面而来。邻房里藏着更多的宝贝,两米多高的“孔雀之王”、奔跑的猎豹、“母与子”等都是侯中民和伙伴们今年创作的成果。

  侯中民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美术系,从事摄影方面的工作。2012年初,在一次摄影艺术创作中,他用废弃的机械零件做出了一件艺术品,让他感受到了“废物利用”的魅力。

  “冰冷的钢铁被赋予二次生命,加上人类的思考和灵感,便能创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雕塑,非常好玩。”侯中民说,这不仅变废为宝,还节能环保,未来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5年7月,侯中民放下老本行,和3位朋友组团踏上了钢铁雕塑之旅。

  飞马翅膀上的羽毛用了1000多片废铁片

  飞马高三米、宽两米,花了他们37天。制作过程中,“猴哥”团队细致到每一个细节——废旧扳手做“马嘴”、废弃的钢管焊接成“马的大腿肌肉”、单车链和长铁片焊接成飘逸的“马尾”。侯中民介绍:“仅仅翅膀上的羽毛,就用了1000多片废铁片。”

  昨日,飞马正式完工,加上之前做的7只猴子,这组“猴年马月”作品完成了。“挺凑巧的,恰好赶在猴年马月结束前完成了这组作品。”侯中民笑着说,“飞马是最有成就感的艺术品,刷新了我们设计与技术的高度。”7只猴子姿态各异:吹唢呐的、打鼓的、敲锣的、打镲的、倒立玩闹的,还有一对猴子在袖手旁观。侯中民正色道:“制作这一组工艺品不仅为了应‘猴年马月’这个景,也是想通过废物利用来传达环保理念。”

  希望激发人们环保意识

  侯中民说,其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电影、废品站和图书馆。前段时间,《疯狂动物城》很火,他们便创作了里面的长颈鹿。侯中民和伙伴们喜欢泡废品站,常常看到某个废旧材料就联想它能创造出怎样的艺术品。

  他们辛勤的创作暂时没有带来太多收入,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予他们继续走下去的动力。侯中民妻子徐女士说:“我喜欢他们做的事。”

  不久的将来,这些作品可能会被安放在长沙河西的某家公园集中展览。侯中民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它、记住它,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