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治虫,种出的水稻产量高品质好

30.07.2015  10:26

 稻田里,每隔两三米便有一根木棍,顶端拴着一个小纸杯,里面投放有赤眼蜂的虫卵。科技特派员赵正洪(前)正实地讲解该生物防治技术的实施要领。廖真怡 摄

         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赵正洪推广绿色生态防控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7月30日讯 (记者  廖真怡) 

              田埂间,成群的青蛙呱呱而鸣,将稻飞虱等害虫一网打尽;田中央,人工投放的赤眼蜂寄生在螟虫等体内,虫害发生率大幅降低;稻田旁,一盏盏杀虫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引诱周围飞虫“自投罗网”……  在位于长沙县高桥镇的长沙晶美农业水稻种植基地,一项项绿色生态防控技术正“开花结果”,不仅在控制虫害上颇具成效,更有效降低了农药、化肥使用量。而这一系列的变化都离不开一位神奇的“魔术师”——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赵正洪。

   反复筛选优质稻品种  品质东南亚最佳

  走进晶美农业的优质有机稻基地,满眼的绿意扑面而来。“水稻收成好不好,能不能选对品种是关键,这多亏了赵所长。”晶美农业负责人叶自刚告诉记者,2013年公司成立之初便在水稻品种的挑选上犹豫不决。“我们不懂专业技术,怕尝试新品种风险太大。”眼看播种时节就要到来,大伙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得知这一消息后,赵正洪随即前往基地实地勘察土壤、地形等特点,经过反复筛选,向基地推荐了一款具有米质优良、高产广适、抗逆性强等诸多优点的优质稻品种——玉针香。“该品种不仅品质超过泰国香米,为目前东南亚最好的品种,其产量也特别高,亩产一般达800—1000斤。”在赵正洪的指导下,一颗颗优质水稻的种子在田野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赤眼蜂、青蛙、杀虫灯  三管齐下灭虫

  一碧万顷的稻田里,每隔两三米便有一根木棍,顶端拴着一个小纸杯,这一有趣的现象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我向基地引进的赤眼蜂生物防虫技术,每个纸杯里都投放有赤眼蜂的虫卵,它们孵化成虫后便会寄生在其他害虫体内,防虫治虫率达90%以上,效果特别好。”说起这一生态环保的新技术,赵正洪颇为得意“它们与稻田里养的青蛙一样,都是专门吃害虫的。”

  除了利用赤眼蜂、青蛙防控害虫外,广布于田埂间的扇吸式杀虫灯更是飞虫的“致命杀手。”记者走近一处杀虫灯发现,灯箱底部的集虫罐内满满的都是奄奄一息的各类飞虫。赵正洪介绍,这批杀虫灯装有感光系统,天色渐暗时发光二级管便会自动亮起,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引诱周边飞虫“自投罗网”,一旦靠近,灯管附近的强力吸风扇便会将其卷入灯管下方的集虫罐内。据了解,目前基地内共有20余盏杀虫灯运行,成为稻田守护者的主力军之一。

   农药量减少50%  农户增收200元/亩

  从水稻生产方案的设计到育秧抛秧、生物防治等生产关键节点,田间地头总少不了赵正洪在烈日下忙碌的身影。在他的精心指导下,一系列绿色生态的防控与栽培技术成效显著,项目区水稻生产农药使用量减少50%,化肥施用量也减少30%。为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冬季播种紫云英、油菜等;此外,采用发酵鸡粪作基肥,插秧后追施生物有机肥达到保苗丰产的目的。

  目前,基地生产的优质有机稻米颇受市场青睐,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下,为核心示范基地农户增加直接经济效益200元/亩,改变了水稻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更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作为科技特派员,就是要解决技术推广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把最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带到生产一线。”赵正洪表示,让种田农民得实惠是他一直努力的目标,更是最大的欣慰所在。

[编辑:邓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