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先行”的石门实践

08.09.2016  05:07

踏访罗坪乡长梯隘村银杏客栈,环顾四野满目青翠,山峦连绵一派欣欣向荣;近观一栋栋依山而建的土家吊脚楼,红灯笼、青瓦、木板墙、镂空花窗、木质对联、四合院天井,复古风格文静又充满诗意,一路呼吸新鲜空气赏花看景,令人心旷神怡。

以嶂为城,以溪为池,百里封疆常对青山绿水;与父言慈,与子言孝,千村烟火时来白叟黄童”。康熙时期的石门县令许湄勾勒出来的场景,在今天仍未改变。笔者不禁感慨万千:这不就是我们向往中的生态文明吗?

石门县是常德市首个省级生态县,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实践生态文明的路上,走出了一串串扎实的脚印,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交出了自己独有的答卷。

从禀赋到坚守:保生态就是保发展

石门县因石而名,因山而灵,因水而秀。

如何保住绿水青山,保持“石门洞开”后的绿色发展,成为决策者多年来认真思考、严肃对待的课题,并一一作答:

1998年10月,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大力保护森林资源全面封山植树退耕还林的决定》,石门县成为全省封山禁伐第一县。

2004年5月作出《关于建设生态石门的决定》,生态立县正式成为发展战略。同年6月,出台《关于继续实行封山禁伐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七个严禁”成为保护全县森林资源的鲜明注脚。当年在全市率先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2009年10月,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批准《石门县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规划》,以人大决议的形式将生态优先的理念转变为全民意志。

2013年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更是把生态立县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五大战略的首要位置来推进实施,出台了《关于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加快建设生态石门的决定》和《生态立县三年行动计划》等纲领性指导文件。

多年来,尽管决策层换了几轮,但绿色生态牌始终高举着,没有褪色。并一步步建立健全了森林资源管护、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态红线管控、“五小”存量企业限期退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以及生态环境源头保护、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系统完整的体制机制,走出了很多地方生态环境治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困境,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

在石门海螺水泥公司,公司负责人向笔者介绍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环保项目。该项目将垃圾气化成可燃气体,代替水泥窑部分燃料进行燃烧,并将燃烧后的炉渣作为水泥生产原料。项目建成后,日处理垃圾能力200吨,年处理能力达6.6万吨。“这个项目基本上可以消化掉县城及周边乡镇的生活垃圾,又可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降低水泥厂的生产成本,一举多得。”据了解,该项目是去年7月石门海螺与县政府签订的,总投资7800万元,目前项目正顺利推进当中。

不仅对生活垃圾“做减法”,对其它环境污染“做减法”也脚步坚定。近年来,全县依法关闭了57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五小”企业;对18家重点工业企业进行了污染源达标治理;完成了60多个污染源治理项目;去年又关闭了13家粘土砖厂、7家煤矿、7家非煤矿山,成为全省唯一彻底取缔粘土砖厂的县。

从资源到资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0多年来,石门县通过大力实施护林增绿工程,扮靓了城乡山水,构筑了绿色生态屏障。

截至目前,全县林地面积430万亩,森林蓄积量9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1.3%。2014年7月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县考核验收,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全省第二个省级生态县。楚江镇荣登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榜单;维新镇、新铺乡等9个乡镇获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蒙泉镇等5个乡镇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验收。

保持和扩充生态功能作为第一准则,石门县的“生态名片”正在彰显竞争优势。

石门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其丰富的生态资源使得全县“山地文章”不断做活做大。目前,全县培育形成了柑橘、茶叶、蔬菜、烤烟、生猪、家禽六大特色生态农业,拥有“石门马头山羊”、“石门土鸡”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门银峰”、“湘佳”、“节节高”3个中国驰名商标,已成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柑橘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示范区”。

上月底,常德市茶叶流通协会专门组织全市30余名茶馆老板奔赴雁池西山垭茶叶基地。在踏看茶叶生产环境,了解制茶工艺程序后,常德悠然、大河4家茶馆,现场分别与壶瓶山茶叶公司、渫峰名茶公司等签购茶叶4700公斤。签订完协议,这让悠然茶馆老板邓纯芳心里装上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茶馆负责人,我们有责任把石门的高山云雾出好茶推介出去。

好山好水好人文引来了生态文化旅游。2014年,石门县成功创建湖南省旅游强县,夹山国家森林公园4A景区正式授牌,仙阳湖获评国家湿地公园,罗坪乡成功申报省级地质公园等12个国家和省级生态旅游品牌。

在罗坪乡长梯隘村,笔者不禁被这里的生态观光、民俗风情、休闲度假、农家乐、房车营地、自驾车驿站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模式所折服。很难想象,4年前,这里还养在深闺人不识。村民覃业传介绍说,他去年底办起了农家乐,仅今年元旦就挣了5000多元。村里还经常搞篝火晚会表演,老百姓上场表演就可以拿到乡政府的补助,一次少则100元,多则300多元。尤其是这几年村子发展乡村游名声在外,到这里来旅游的人很多,老百姓制作的有机茶、土家腊肉、红薯粉丝、山竹笋、魔芋豆腐、葛粉等土家特色风味食品经常被卖断货,价格还一路见涨,“搭帮了政府,搭帮了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真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最让人欣喜的是,在生态立县战略引领下,循环经济逐渐发展成为石门县工业转型升级的一张王牌。大唐石门公司仅仅围绕电厂“三废”处理和利用就累计投资4亿元,建成项目6个,新增产值1.2亿元。该公司投资新建登峰环保建材有限公司,通过对电厂排放的废弃物——粉煤灰进行综合利用,每年粉煤灰消耗量为30万吨,节约标煤4500吨;福建南平华生安装公司与阿联酋迪拜托柯优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石门华骏循环水发电站,利用电厂冷却循环水资源,创产值500万元以上。2014年,公司又投资2.5亿元配套脱硫系统,把废气二氧化硫变成了磷石膏;合林化工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成脱硫石膏制硫酸项目,把脱硫废渣变成了硫酸和水泥,循环经济整体效益逐步显现。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成为石门县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冲着石门的好环境,好企业好项目纷纷落户这个偏远的山城。据统计,2014年,全县成功引进投资5亿元的子良风力发电、投资1亿元的皂市光伏发电、投资30亿元的罗坪生态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等14个亿元转型招商项目。

从普惠到幸福:生态环境就是百姓福利

去年,石门县的全省综合民调满意率由2013年的第39位上升至第32位。

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住在青山绿水的环境里比什么都幸福。”老百姓把“生态福利”当作对一座城市的肯定,县委、县政府把生态环境当作是“基本民生”。

为了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石门县连续8年组织开展农村饮用水源污染、畜禽养殖和库塘投肥养鱼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全县“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合格率”均为100%。2014年,城乡环境整治全年总评获全市第二名。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去年4月以来,石门县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发布《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加快建设生态石门的通告》,开启了第三轮封山育林行动,明确从2014年起至2018年全面推进生态立县战略。

2014年3月,石门县又被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名单,生态立县迎来政策红利好时候。4月,《石门县生态立县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如今,该计划逐步在推进中,十大专项行动、十大保障措施,主题只有一个:全面提升百姓生态福利,2016年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罗坪乡长梯隘村党支部书记覃业纲介绍,有了生态先行的理念和生态立县强大的推动力,身边的环境和人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这个小村庄去年成功创建了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评为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如今村子里村民们天天乐呵呵的,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还真是环境好不怕山路远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