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人刘玮花自掏230万用于科技竞训 5万青少年参加
刘玮正在认真检查孩子们制作出来的飞机模型。 长沙晚报通讯员 刘淑兰 摄
星辰在线12月3日讯 长沙晚报记者 李广军 通讯员 刘淑兰
不到一年时间,宁乡人刘玮就花掉了230万元,这笔钱都被她用在了该县数万名热爱科技的学生身上。有人说她傻,因为她不仅花掉了自己开公司多年的积蓄,还在不停往里面贴钱;也有人怀疑她的动机:“这么折腾到底想得到什么?”认识的人无一不钦佩她的决心和勇气。而她自己则说:“只是想为宁乡热爱科技的孩子做点事情。”
竞训:不到一年5万青少年参加
记者见到刘玮时,她正在花明楼镇花明楼社区组织一次科技下乡活动,当天下着毛毛细雨,她穿着廉价的雨衣,忙里忙外。作为宁乡县青少年科技竞训协会会长,今年41岁的她指着活动展台上摆放着的飞机模型说,这些飞机都是协会的孩子们做出来的。
刘玮说,自己变成科技迷、孩子王,是亲身感受过“刺激”——她陪上小学的儿子多次到外省参加全国车辆模型比赛,但每一次都感到形单影只——她举着“湖南队”牌子,2013年牌子下只有3人,2014年5个人,而别的省市队都有二三百人,参赛人数最多的一个队有800人。
儿子得了全国遥控赛车项目冠军后问:“妈妈,湖南选手为什么这么少?”这让刘玮感到莫名的失落。“我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95%的学生喜爱科技,但是70%的学生没有参加过科普活动,90%的学生没有做过科学实验,爱玩手机游戏、爱上网的学生却达到几乎100%。”刘玮说,为了给学生创造热爱科学的条件,今年4月筹备成立宁乡县青少年科学竞训协会,3000名学生争相入会;6月举办首届科技展、科技模型体育竞赛,31支代表队、1150名青少年运动员参赛;9月举办第二届竞赛,43支代表队、1198名运动员参加。不到一年时间,全县30多所中小学校、5万多青少年参加了协会的科普、科技创新活动。
“青少年科技活动面广人多,组织工作庞大。”刘玮告诉记者,她常年聘请的科技名师、辅导老师、裁判多达近百人,协会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培训,“仅举办两届全县竞赛支出即达130万元。现在已经花了230万元。”
愿望:5年内建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
刘玮人到中年,不是什么富翁。协会大到开工资、租场地、比赛发奖金奖品,小到交通车辆、印文化衫,她拿出了全部积蓄,到处筹资,所有活动钱一分不收,做成扎扎实实的“科技慈善”。
她的霸蛮精神、无私奉献、办大事的气派,见者无不敬佩。近一年的“科技孵化”,成果井喷,宁乡青少年和辅导老师已获得18项省级荣誉。8月18日,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在香港举行,宁乡青少年“芝麻紧密分离装置”获得银奖。
如今的刘玮,已经不再只是那个为了孩子努力接触科技的母亲,她不仅完成了自己最初的计划,还向着更远的梦想前进。她的“五年规划”是:80所学校建成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并成功申办省赛、国赛,在宁乡建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