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宇:一脚跨进艺术圣殿的长沙伢子

17.11.2014  19:40

 

  王浩宇

  大学毕业后六年工作攒下数万元,替家里还了几万元,揣着剩下的三万元,坚持一路北上攻读中央美院研究生班。为继承古典画法,用“打九宫格法”起形,坚持二十余次罩染,历时半年造就代表作“二十岁的梦”。父亲英年早逝,母亲抚养长大,懂爱也更惜爱。蹲守湘西,创作“留守儿童系列”想用作品表达爱,唤醒爱。这就是王浩宇,这就是他对油画的执着。

  一岁半在墙上作画 天赋被邻居发现

  1982年,王浩宇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谈及第一次与艺术“触电”,王浩宇回忆说,是在他一岁半的时候。当时,他在隔壁新婚夫妇家雪白的墙壁上画了一部冒着黑烟正在开着的拖拉机,画面惟妙惟肖,引得旁人拍手叫好。令妈妈惊喜的是家人中并未有人从事艺术工作,而从未受过训练的王浩宇竟然有此般绘画天赋,妈妈觉得应该挖掘他的绘画潜能。“我的妈妈经常说:可惜当时没有照相机,没能把那幅画拍下来。不然现在也可以看看。”王浩宇笑道。

  在母亲的支持下,王浩宇小学时便在青少年宫、培训机构,断断续续学习简笔画,五年级时开始接触素描。为了打好绘画基础,六年后,王浩宇才开始学习色彩和人物。看似单调的素描写生并未让王浩宇觉得枯燥无味,反而坚定了他对美术创作的信心。王浩宇常说,“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也是各种造型艺术的基础。所有绘画手法都离不开它。素描同黑白照片,素描并不意味着单调和平淡,而是用朴素的手段传达无限的丰富性。”也就是在这六年的素描生涯里,王浩宇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得到锤炼。

  提及绘画的心理历程,王浩宇坦言坚持的过程比较艰苦,“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身边画画的只剩下我一个人。初中开始就是艺术生,高中也在美术班,大学也是美术学院,我都是这样一直坚持下来的。什么时候灵感来了,什么时候就画。有时候废寝忘食得连着几天吃馒头和面也是常有的事;大冷的雪天,我会把阳台窗户全部敞开,站在三楼的阳台上画窗外的雪景;路过废品店,我也经常进去淘别人卖出的废品来做静物。”

  继承大师创作手法 对静物“情有独钟”

  在王浩宇的艺术道路上,受两个人的影响最深——中国写实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冷军和李士进。冷军是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其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极端写实。他的作品画面丝毫毕现,形象精致入微,令人叹为观止。李士进则擅长将无声的静物融入自己的情感需求,在精致的画面中领悟到画家对现实对生活的深切反思。正是在两位写实画派成员的影响下,王浩宇的创作力求写实,但又不完全极端写实,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在静物的重组中处理好复杂的衬布背景与主体的主宾关系,实现了写实静物油画的再创造。  

  王浩宇静物油画作品

  与其他油画家惯用的三角构图方法不同的是,王浩宇擅长使用写实画家不经常用的“十字构图“的方式。在画面的构图和处理上,王浩宇巧妙的避开传统对称十字构图的绝对匀称,庄严,肃穆之感,稍微错开一点的偏十字让画面更加和谐,更具艺术感染力。与此同时,在静物表现的题材和技法方面,王浩宇也力求突破,不拘泥于一格,在写实的前提下,略带有后期加工,将作品融入自己的个人经验,使所画之物能更能表现主题。

  王浩宇专门研习油画是在2011年,也就是在同一年6月,作品《感动》入选长沙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随后,王浩宇便驶上了艺术创作的快车道,其作品也频频参展。

  用时半年 造就“二十岁的梦”

  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浩宇在学生的空间里看到了一张古典艺术照,这让他萌生了创作古典油画的念头王浩宇拿到照片原图,经过照片人物和背景处理,便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创作之路。“在湖南画古典的不多,因为这个很麻烦。颜料从北京寄过来,颜料在湖南没有卖的,颜色也很难调出来,但我还是想试一下。”

  为保证画面的精准度,王浩宇用“打九宫格法”起形。因为用线起形对绘画最初阶段的提炼和概括至关重要,构图与大形的编排在这一阶段必须基本确立。利用九宫格起形,可以较为清晰的描绘出形体在素描上的基本内容,为画面的精准再现少女的相貌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统一画面色调方面,王浩宇并没有直接采用调色板上的颜色上色,而是采用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油画(技)法,采用黑、白(等)五种颜色作为基色,再通过特制的油调制,将基色变为目标色,目标色出来后再一层层罩染。每罩染一遍就用细砂纸打磨一次,经过二十余次罩染,画的表面被打磨得如皮肤般光滑,然后再进入下一环节的制作。

  除了二十余次罩染及其考验画家的耐心和画功,这幅古典油画中诸多部位的衔接部分,则非常考验画家的毅力。为了衔接自然,王浩宇采用柔和的笔触,慢慢晕染,防止反复修改底色上翻,破坏画面美观。等色层干透后,再画第二遍,三遍过后将表层的油墨打厚,待完全干透后,再用特制的油染六遍。

  虽然整个绘画的过程很辛苦,但王浩宇还是坚持了下了。他告诉笔者,“在画该女子的手部时,我连续画了一天,直到画到袖口才停止。而脸部是最难画的,就是画三四天也要画完,画不完就睡不着觉。不然到第二天油墨干了,出现颗粒,会衔接不了,出现很锐的地方。”为此,他还将绘画过程全程拍下来,留作纪念,并赋予这幅画一个美好的名字《二十岁的梦》。  

  王浩宇古典油画作品《二十岁的梦

  蹲守湘西 留守系列作品唤醒爱

  王浩宇不仅有对艺术创作的奉献精神,更是一位有担当的青年画家。眼前的这一系列用写实的表现手法创作的油画,称之为“留守儿童系列”,由《盼望》、《倾诉》、《等待》、《留守》、《我们的家(一)》、《我们的家(二)》六幅组成,创作的背景是湘西自治州古丈县。

  古丈县地处湘西一隅,山清水秀,自古以来是一个以茶叶、种植业为主的种植大县,为维持生计,大部分青壮年男子外出打工,留下孤寡老人、妇女和小孩留守家中。采风途中,王浩宇在一个石桥下无意中看见一个小男孩坐在破旧木板搭成的楼梯上,一双无奈的眼睛望着远方,盼着父母回家。  

  王浩宇“留守儿童”系列作品

  随着后来进一步了解,这个阴暗、潮湿、四处透风的桥就是这六个孩子的家,他们用石砖搭砌床,用塑料膜做房。由于维持生计困难,这些孩子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将孩子们交给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婆婆抚养,老婆婆由于没有经济来源,靠捡破烂为生,独自一人撑起这个“家庭”。每月寄回来微薄的生活费,也不足以支撑他们生活。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老人和孩子们顽强的生活着,其中最小的孩子年仅五岁。  

  王浩宇“留守儿童”系列作品

  这些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父母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的引导和教育,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在心理、学习、生活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渴望获得家人的关爱。在两天的朝夕相处中,王浩宇教他们书法、简笔画,和他们聊天,感受到了留守儿童的孤独无依,及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深思。为了呼吁更多的人关心留守儿童群体,王浩宇拿起速写本,将他们的生活记录下来,便有了之后的针对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的系列油画。

  2013年11月,作品《盼望·留守儿童系列》、《我们的家·留守儿童系列》入选由长沙市文联、长沙市美协主办的《长沙市美术家协会新人新作展》入编作品集。王浩宇说他希望通过这个途径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社会人士的关注,自己也将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

  值得一提的是他历史题材处女作《黄兴与华兴会》已被长沙市美庐美术馆收藏,姊妹篇《磨血人--胡元倓创办明德学堂》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湖南展区湖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上展出。  

  王浩宇历史题材处女作《黄兴与华兴会》  

  王浩宇历史题材作品《磨血人--胡元倓创办明德学堂

  挺起艺术家的脊梁 不抛弃自己的原则

  面对当前部分书画家追求功利,不追求艺术,王浩宇直言,艺术创作者做人应该沉稳一点,要经得起流年的洗礼,画家毕竟是拿作品说话。好的作品远离功利,远离尘嚣。

  作为青年画家,可能起步时作品不被他人认可,因而生活较拮据。王浩宇说:“谋生必须要与市场结合,但不能抛弃自己的原则,丢掉良心。”

  实际上,艺术作品寻求经济价值,艺术家为生计寻求出路,这些都不是今天才有的问题,只是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时候,这些问题可能比较隐蔽,实现的手段也比较曲折。但在今天,这些问题就变得十分直露,尤其在中国,久贫初富,就更容易浮躁的表露出来。在艺术与市场之间寻找连接点,解决这个使人尴尬和为难的矛盾,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谋生,王浩宇利用自身专长,开设绘画培训班,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指导学生绘画。其他时间里,王浩宇会结合创作计划,合理安排创作和休息时间。虽然,因为工作的缘故,不能经常出去采风,但每天忙碌的生活令他很充实。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少了,艺术就少了一些真实性,我们还需要历练。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人生的困难太少了。”王浩宇认为感受生活才是写实油画的基础。王浩宇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他的画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记者 罗莎)

  王浩宇个人简介

  1982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现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油画学会会员、长沙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沙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沙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民主同盟会会员。

  200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2012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综合绘画语言研究生课程班。

  2005年获西安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优秀毕业生奖,其作品《农村小景》被西安美术学院收藏。

  2006年参加湖南省图书馆建馆100周年馆徽征集比赛,获入选奖。

  2007年参加重庆图书馆馆徽征集比赛,获入选奖。

  2009年9月,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著作《速写--美术技法基础教程》,

  其作品《长安的雪》、《熊娃》、《农村小景》发表于《世界华人周刊》6月号。

  2011年6月,作品《感动》入选长沙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

  2013年1月,作品《双人体--簪花仕女图》入选《生命的审美---湖南省首届油画人体展》。

  2013年1月,入编《中国青年报---华南时讯》专刊。入编《长沙市美术名家精品鉴赏集》。

  2013年11月,《岁月·祈福》入选《山水洲城·长沙市美术精品展》、入编《山水洲城·长沙市美术精品集》

  2013年11月,《盼望--留守儿童系列》、《我们的家--留守儿童系列》入选《长沙市美术家协会新人新作展》、入编《长沙市美术家协会新人新作作品集

  2013年11月,作品《黄兴与华兴会》收藏于美庐美术馆

  2014年7月,作品《磨血人——胡元倓创办明德学堂》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长沙地区优秀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作品奖。

  2014年7月,作品《磨血人——胡元倓创办明德学堂》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湖南展区湖南优秀美术作品展》。

  2014年7月,入编《大家书画》7月刊。

  2014年9月,作品《夕阳乾州》、《古城印象》入选由湖南省文联主办、湖南省画院、湖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承办的“青春追梦”湖南省青年美术家采风创作展,并入编作品集。




(稿源:为民网)
(作者:)
(编辑:刘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