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率先实现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

13.01.2016  15:34

1月8日,双峰县环卫部门4辆崭新的垃圾转运车将县城垃圾首次运送海螺公司,标志着该县生活垃圾海螺水泥窑协同处理正式启动,全县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实现了由卫生填埋到水泥窑协同处理(即焚烧)的飞跃,成为该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双峰的助推器,为民办实事的重大环保工程,成为全省率先采用最先进垃圾处理技术的排头兵。
      垃圾填埋场选址难、垃圾围城等老大难问题一直是困扰各级政府的疑难杂症。双峰县为破解这一顽症,高起点采用最先进技术,2014年6月,县政府利用海螺水泥窑优势,与海螺公司成功签订了《双峰县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合作协议》,实现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双峰海螺投资8000万,负责建设日处理200吨、年处理能力超过6.6万吨的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理项目,主要工艺为前期处理及供料系统、点火及喂煤系统、垃圾焚烧系统、灰渣处理系统、垃圾污水处理系统、除氯系统等一系列“消化”环节,让垃圾有害物质被高温燃烧分解,成为生产水泥的原料,大大降低水泥生产及垃圾处理成本。项目建成后,该县城区和各乡镇的生活垃圾都可运送海螺处理,垃圾处理费用由县财政统一支付。
      为保证城区生活垃圾顺利运送海螺处理,该县环卫部门制定了周密运输处理方案,一次性采购了4辆大容量垃圾转运车和1台垃圾作业监测车,对城区13座中转站储存的垃圾实行密闭运输,并对垃圾灭蝇除臭,杜绝运输沿途抛撒垃圾、滴漏污水、散发臭味;加强运输车辆清洗保洁、保持车容整洁;加强垃圾运输调度,做到日产日运;为降低运输成本,增大运量,对垃圾实施压缩分拣,加快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配套建设大型垃圾中转站步伐。
      为提高垃圾处理效率,该县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办法,为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