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导航回家路

07.07.2015  14:20

   ——记湖南省新邵县救助管理站为河南籍流浪人员寻亲的故事

   杨能广 杨斌

  一个来自河南的精神失常的流浪汉,他不知回家的路,拖着残疾的身躯,在外漂泊长达三十余年,不知到过多少地方,只知道饿了到垃圾堆找食物,冻了到背风处避寒。

  最近,在离他老家千余公里的新邵县,这个流浪汉有幸在新邵县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得到了救助,并且结束了漫长的漂泊生活,回到了家乡河南省漯河市,回到了亲人身边。

   幸得救助获新生

  5月14日,新田铺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镇农贸市场垃圾堆旁,有一名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可能有精神病,正追打着一个小孩,小孩已头破血流。民警立即出警,将此人控制。在对其进行审查时,他大小便失禁,胡言乱语,民警判定该人应是身体极为虚弱的精神病患者,就将其护送到了县救助管理站。接收该流浪汉后,县救助管理站站长石佑民带领工作人员立即先为该人洗澡理发,购置衣裤。经请示局领导后,再将其送往县城一家精神病康复医院接受治疗。

  该男子由于长期在外流浪,加上年龄大了,身体极度虚弱,时常感冒,胃也时常剧烈疼痛,而且他在受刺激或紧张时,大小便失禁。因此,其住院期间,救助站除了重点治疗精神病外,还要对其他病也一并治疗。治疗过程异常艰难复杂,救助站工作人员每天都去医院,一方面了解治疗进展情况,一方面试图同该男子交谈,以尽可能了解其个人信息。

  6月13日,奇迹出现了——从医院传来好消息,该病人突然愿意和医生交流,并能正面回答一些问题了。闻讯后,县民政局领导和救助站工作人员迅速赶到医院,通过耐心细致和蔼可亲的询问,该人依稀记得他叫李国正,家住“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公社东风大队”。获得该信息后,石佑民站长立即与县公安局户籍股取得联系,在网上一查,结果却是查无此人。工作人员并没有丧失信心,通过努力,与方城县救助站取得了联系,同时将该人的照片及询问时的视频通过微信发给了站长,请对方协查此人户籍。方城县救助站工作人员立即到如今的博望乡东风村调查,结果是“东风村村民无人认识该人,更没有该人的户籍信息”。

  救助寻亲之路中断,新邵救助还得进行。

   我的家在新邵

  “再大的困难都要克服,一定要帮助李国正找到家”,这是新邵县救助站全体工作人员的决心。

  该人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自头脑变清醒后,一直都说自己是南阳市方城县博望公社东风大队人。据此,大家经过认真地讨论、分析,一致认定他即使不是东风大队人,也一定同东风大队有莫大的关系。也许是因为他在外流浪几十年,户口已被注销了;也许他现在是老年人了,传过去的照片同他年轻时的长相有很大的区别,大家已经无法认出他了……分析多种原因,石佑民凭着经验,毅然决定“带人过去,千里寻亲”。

  在外流浪几十年,一直是天当房子地当床,经常在垃圾堆旁找吃的。而这几天在救助站里吃饱穿暖的生活,竟然让李国正产生了强烈的归宿感和依赖感。故乡,在他的记忆中还是吃窝头杂粮的苦地方,他实在不想回到那种日子。因此,李国正起初对工作人员要送他回去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他说:“我家没有一个亲人,也没有房子住,我们那只有杂粮吃,这里餐餐白米饭……我的家就在新邵,让我在这里过老算了。”不过,李国正间或在头脑不太清醒时,口里还是不断念叨家乡的地址,说明在他的潜意识里,还是留恋着家乡那方土地。对此,工作人员耐心地给他讲解政策,同时诚恳地对他说:“你出来这么长时间了,你的家人一定很想念你。即使没有亲人了,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各地都有低保、五保,各地都建了敬老院,你不必要担心回家没有房子住、没饭吃,再不是人民公社、生产队那个年代了……”最终,李国正同意回河南。

  6月15日夜晚,石佑民带领三名工作人员以及李国正,一行5人从衡阳乘火车,北上河南南阳。

   骨肉喜得团圆

  长期的流浪生活,使李国正具备了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他人的戒备心理。在坐火车、汽车的途中,他紧紧始终紧拉着工作人员的手,一刻也不肯放,连睡觉都要和石佑民在一起,生怕自己走失了又回到从前流浪的苦日子。

  经过10多个小时的奔波,6月16日,5人终于到达南阳市。在南阳市救助站和方城县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博望乡东风村。可是,他们走访了该村很多与李国正同龄的村民,他们都不认识李国正,李国正也不认识村里的任何一个人,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此前的分析出错了吗?正当工作人员再次陷入了迷惘之际,也许是大家带李国正在村里转悠时勾起了他对往事的记忆,他终于隐约记起,他很年轻时曾入赘在这个村,在这里住了几年,而且改了姓名叫任书轻。有了这条线索,工作人员马上找到村里姓任的人家调查了解。终于,有一个年老的村民回忆起,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有一名外地小伙子来村里做上门女婿,但没过几年这人就不知所踪了。夫妻没生小孩,他的妻子后来也改嫁他乡了。由于他在这个村住的时间短,他也从不和大家交往,所以东风村没几个人认识他,只听说他好像是从漯河过来的。

  漯河市距南阳市有200多公里的,也是一个地级市。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区域,李国正的老家具体在什么地方?老家还有亲人吗?幸而,这时李国正又回忆出他老家三个兄弟的名字。于是,石佑民迅速与漯河市救助站取得联系,在漯河市救助站和公安部门的大力协助下,通过户籍信息网搜索到李国正兄弟几个的名字,进而终于确定了李国正的家庭详细地址——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前李村2组。

  6月17日,石佑民一行风尘仆仆赶到了前李村,见到了李国正的兄弟和侄儿们,一切终于水落石出了。原来,李国正是1955年生人,自小就父母双亡,兄弟四人中他排行老三,因家庭特别困难,加上有轻微智障,他没上过一天学,快三十岁的人了,也找不着对象。终于有一天,经好心人介绍,李国正在相邻的南阳市找到一名女子,做了倒插门的上门女婿。然而,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和远“”他乡的处境,给了李国正极大的精神压力,加之他性格非常内向,心里的烦闷不愿同人交谈,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精神疾病。终于有一天,李国正离开了家,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这三十多年时间里,他到过哪些地方,无人知晓……

   7月初的一天,李国正的亲人给新邵县救助管理站寄来了一面写有“爱心救助 情满中州”的锦旗,工作人员认为所有的奔波劳累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