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女社工:我服务,我快乐

02.03.2016  12:17


长沙县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袁彬经常上门与老人交谈,嘘寒问暖,让老人感受温暖。日前,袁彬获长沙县唯一一个2016年长沙学雷锋十佳先进个人。曾诗怡 摄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3月2日讯(记者 李文婧)“爹爹,不要让娭毑再把废品都收在家里了,对身体不好。”昨日,在星城社区80岁的蔡爹爹家里,长沙县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袁彬一边耐心地劝说他,一边麻利地帮他收拾家里堆放的废品。

  每周探访社区里的高龄老人,组织志愿服务队伍为老人解决困难,开展老年人医疗知识讲座……是这个90后女生的日常工作。

  懂得付出是快乐的源泉,袁彬说,做专职社工让她觉得很快乐,服务他人的同时也会收获更多感动。

  日前,2016年长沙学雷锋十佳先进个人出炉,袁彬成为长沙县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个人。

   在校期间支教1866小时

  袁彬是个1994年出生的高桥姑娘,长发披肩。做起事来风风火火,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和老人相处也极有耐心。

  “可能和家庭影响有关吧,小时候看到爸妈对长辈特别孝顺。”年幼的袁彬耳濡目染,心中默默埋下助人为乐的种子。

  大学选择社工专业,实属机缘巧合,但这却改变了袁彬的性格。“从小就挺自卑的。但这个专业从大一开始便要学习心理学,有专门的老师进行情绪疏导。”她感受到了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心中的温暖和阳光也一点点扩散开来。

  她先后成为长沙湖像社区青少年爱心补课志愿者、暑假怀化市中伙铺辰溪小学支教志愿者、长沙市周南中学活动课程助教志愿者。带领学院社团成员服务于长沙市第一福利院、长沙市第三福利院、雨花区福利院、长沙市光爱之家等。大学期间,她的累计服务306次,累计服务时数1866小时。

   对工作不仅有责任心,更有爱心

  毕业后,她“一根筋”地继续走在公益的道路上,成为长沙县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在星沙街道星城社区从事“关爱老人”的志愿服务工作。

  90后走进老人身边不难,难的是融入其中。中间需要跨越的不仅是年龄鸿沟,更有普遍存在的不信任与不理解。而袁彬却拥有超乎同龄人的耐心与勇气,追求这个旁人看来“太理想化”的职业。

  长沙县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爱心妈妈” 赵继云是看着袁彬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她刚毕业的时候年纪小,遇到事情比较脆弱。但心思很细腻,很有耐心。”

  一次,星城社区的一位老人找到社工,希望能帮他联系5个子女回家吃餐团圆饭。

  “老人和子女二十多年没在一起吃过饭了。”赵继云告诉记者,老人因为年纪大耳朵听不见,平时也不爱和人说话。袁彬与老人的交流就变成了老人讲一句,她再把一句句话写在纸上回答老人。老人生病,她也陪伴其左右。老人从一开始的不愿意说,到后来十分信任她。

  为了完成老人的心愿,袁彬不厌其烦地联系老人的五个子女,在她一趟趟的联系后,老人的子女终于齐聚,和老人一起吃了团圆饭。

  “她对工作有的不仅是责任心,更有爱心。”赵继云说。

  “看的东西多了,想的东西也深入一些。”工作了大半年,袁彬认为自己成熟了许多,与同龄人经历的是不同的社会层面生活,所思所想也不同了。“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那么我们便要‘授人渔’,通过整合资源对老人进行关爱,比如说联系志愿者队伍、联系老人的亲人,真正实现以后即使我不在这儿做社工,老人还是有人关心。”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