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携民国照片与当下长沙合影 讲述老长沙故事
09.01.2015 10:16
本文来源: 长沙新闻网
这是一张老照片。
80多年前,三名裙装女子,站在长沙老火车站留影。她们轻轻相拥,面对镜头微笑。时空流转,2014年最后一天,芙蓉广场公交车站台旁,时髦女人走过当年她们走过的地方,有了不同的妆容和心事。
我带着相机穿梭于长沙大街小巷,拿着老照片,来到大致相同的地点,老照片中的人物仿佛穿越时空,来到我们身边。
清晨的岳麓书院,当代师生与80多年前的湖大师生在此相遇。1932年,湖大校长胡庶华在此与教职工合影。古人与今人仍能见到熟悉的岳麓书院,这得益于清代以来,保存完好的建筑。
并不是所有建筑都有这样好的运气。湘雅红楼见证太多时事沉浮。1937年抗战爆发,医院收治伤兵。1938年文夕大火,放火队因醉酒“误事”,使它幸免于难。新中国成立后,门前牌楼在运动中拆了。而今,红楼终究抵不住岁月侵蚀,内部构造逐渐老化。
长沙城老建筑越来越少,它们要么非昔日模样,要么干脆消失。天心阁曾拥有几百年历史,几经战火,几经重建,历史缩为几十年。橘子洲英国领事馆在上世纪90年代被拆,何键公馆成了员工宿舍,胡元倓旧居、长沙陶园难觅踪迹,那些在领事馆前的官兵、达官贵人、胡元倓、郭沫若等人如果重生,恐怕再也不能重游故地。
我们能触碰到的历史越来越少,我们正与旧时光作别,将来或许只能在老照片与想象之间,迷茫地向历史接近。
(图中老照片均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长沙地方史专家陈先枢提供,在此深致谢忱。)(潇湘晨报 文、图/记者辜鹏博)
(稿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
(编辑:邓婷)
本文来源: 长沙新闻网
09.01.2015 10:16
故
事
定了,城北今年新增4座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30日讯(记者 周和平)屋长沙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