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夫妇“陪”出个重点高校生

09.09.2015  10:52

  


广汽江森双职工夫妇石新广、周小红的女儿石梦钰今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区总工会为其提供了4000元助学金。资料图片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9月9日讯(记者 蒋云侠 实习生 陈阳 通讯员 谢媛)高考成绩一出来,女儿石梦钰以635分成了长沙县文科第一名,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长沙经开区企业广汽江森双职工石新广、周小红夫妇欢喜之余,还背着女儿干了一件事情——上网查“到北京上大学要多少钱?”

 

  夫妇俩心里没底。女儿进京求学,这些年的积蓄到底够不够用?“北京寸土寸金,读四年至少10万。”答案五花八门,基本都是说物价高、消费大,石新广夫妇看得心惊肉跳。

  夫妇俩担心的问题,其实早有贴心的“娘家人”已经考虑到了。长沙经开区总工会近日发布消息,石梦钰属于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且成功考上名牌大学,她成为区总2015年度“金秋助学”活动的资助对象,将得到4000元的助学金。

  对于即将到账的4000元,妈妈周小红早已规划好。“把它存起来,补贴女儿下个学期的学费。”

  为陪伴孩子 来到广汽江森工作

  在今年全区64个资助对象中,出身焊工家庭、成功考取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的石梦钰特别抢眼。她不仅成绩最高,也是一个很孝顺的女儿。谈及自己的表现,她说,父母功不可没。记者也好奇,寒门之中如何走出贵子?

  昨日,记者在广汽江森零部件生产部金属车间见到了石新广、周小红夫妇。妈妈周小红身材瘦小,穿上宽大的工装服显得更为娇小。而她做事的劲头,却不比普通男工逊色。只见她搬起一个又厚又重的的汽车座椅,动作娴熟地放在了装配台上。

  周小红是装配工,每天需要来回搬动30斤重的座椅,进行零配件装配。一天下来,搬运次数达四五百次。石新广是焊工,尽管工作时套上焊接面具,可手上、脸上难免有烫伤的痕迹。说起自己的工作,夫妇俩并不觉得苦和累。因为工作满足了石新广夫妇俩的要求:“贴补了家用,更重要的是能与女儿在一起。”

  石梦钰在长沙县一中读高中。从广汽江森到长沙县一中,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为了更好地陪伴女儿,2013年,在家务农的周小红选择去公司上班。石新广也辞去了在榔梨的工作,加入广汽江森,重新开始。

  孩子表现好 应该给予鼓励

  夫妇俩都是基层员工,每月工资除去家里正常花销外,所剩并不多。石新广夫妇坦言,给不了女儿太多物质上的东西,能给的只有陪伴与鼓励。

  他俩深知“穷养儿富养女”的道理。不论过得如何拮据,女儿有要求还是会尽力满足。在石梦钰初中阶段,女儿说学习需要,得买电脑,石新广二话不说就掏了腰包。当时周小红还未出去工作,全家重担就石新广一人扛着。“几千块钱也不是笔小数目,怎么就这样爽快?”对此,石新广认为,这是一种鼓励方式。“孩子表现好,就要鼓励与奖赏。”

  适当的时候,夫妇俩还会在女儿面前“演戏”。高考前某次会考,原本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三的石梦钰,在那次考试中,成绩竟然跌到了年级第七。

  石梦钰心急如焚,却没有表现出慌张。为了“演”好这场戏,石新广夫妇一句指责的话语也没有。相反,石新广还给孩子打了个电话。

  电话里爸爸说的话,石梦钰记忆深刻。“这有什么关系,关键一战是高考呢!”采访中,石梦钰模仿石新广说话时的语调、神态惟妙惟肖。她说,因为常常见面,太了解爸爸,所以连爸爸讲话的神情也会熟记于心。

  现在,石梦钰已经在北京读书,夫妇俩面临更大经济压力,但他们干劲更足。因为他俩知道,更好的日子,更优秀的女儿,都在朝他们走过来。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