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步步高”

01.04.2015  00:03

近年来,炎陵县委、政府以“生态立县”的战略思维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抢抓机遇,切实把发展高山特色农业产业放在排头加大谋划,提出了“一带八基地”的发展思路,重点扶持高山特色水果、有机茶叶、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业发展。通过推进高山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规划特色产业园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等项目全力推进高山特色农业转型升级。2014年底,全县累计建成高山水果面积6.04万亩、有机茶叶7565亩,无公害蔬菜面积0.85万亩,逐步形成了高山特色农业风景这边独好的景象。

致富有方    优质水果从扩面、提质到产业园示范

目前,高山水果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炎陵县通过抓好基地建设,推动规模发展;抓好技术培训指导,提升农民技能素质;抓好商品化处理,实施标准化生产;抓好品牌创建,实施产业化经营;抓好产业园示范,辐射带动致富等多措并举全力整合产业资源。2014年全县水果总面积6.04万亩,总产1.5万吨,产值1.3亿元,其中黄桃面积1.12万亩,产量达4500吨,产值达0.85万元,全县黄桃果农超过5000人,面积500亩以上的专业村有8个,涌现了一批亩产值超万元、户收入超10万元的高效典型,截至去年底,水果产业已累计完成投资5040万元,特色水果(炎陵黄桃)现已申报为湖南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项目,项目完成后将建成产业园3350亩。今年新扩水果面积0.25万亩,位于中村乡心田村的千亩生态水果产业园已初具雏形。

绿色银行  有机茶叶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为提升茶叶品质、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该县选送6名具有茶叶从业经验的茶企在岗人员到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进行专业培训,不断壮大茶叶专业人才队伍。在大院茶叶基地开展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面积400余亩;在龙溪秋田创建标准茶园,完善了基地道路和喷灌设施;大院乌龙茶基地标准茶园建设被列为省果茶标准化创建项目并正在实施中。在全国及湖南省茶叶评比中,神农茗茶叶公司获全省茶叶“科技创新十强企业”,“高山乌龙茶”获第三届“国饮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万阳红·炎陵红茶”和“洣溪茗峰·神农白茶”均获2014湖南省第六届茶业博览会“金奖”,神农白茶获“2014中国(长沙)国际食品展览会”--“湘茶大赛”金奖。“炎陵红茶”、“大院乌龙茶”、“神农白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县已有10家茶企业,有9个茶叶注册商标,3家茶叶企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多年的培育和打造,伴随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有机茶叶已成为炎陵县茶叶的公用品牌和对外宣传、交流合作的重要名片。2014年,茶叶产业呈现出增产增效的良好发展态势,茶叶总产230吨,其中优质茶55吨,预计茶叶综合经营收入达到6100万元,为农民增收1200万元。

餐桌安全    无公害蔬菜保障市民“菜篮子

为保障“菜篮子”生产力和餐桌安全能力,2014年,该县按照农业结构调整目标,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撑,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到农资店、农贸市场、生产基地突击检查农业生产、经营档案,确保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给市民及时提供新鲜、安全的无公害蔬菜产品。截至2014年,全年蔬菜生产完成4.5万亩,产量2.5万吨,产值在1.05亿元以上,其中,推广蔬菜设施栽培面积8100亩,蔬菜无公害产品认证27个,认证面积6195亩,完成无公害、绿色食品蔬菜生产面积7750亩,主要蔬菜产品自给率达到75%以上,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99.96%,有效保障了广大市民的餐桌安全。

转型升级  紧抓机遇调整产业结构促发展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优质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市民青睐,炎陵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14年将“一带八基地”扶持资金提高到500万元,对特色农业规模发展大户、企业进行鼓励扶持,并进一步开拓农产品销售新路径: 一是由原来的县内销售逐步从周边县市、长株潭中小城市转向珠三角等大城市;二是从农户自主叫卖方式的零散销售逐步转向由企业统一收购的“订单销售”模式;三是从传统销售模式进军电子商务平台,截至目前,我县的神龙竹木、耕夫子农产品、神农绿康绞股蓝、炎陵白鹅、炎陵黄桃、金紫峰山茶油等60多家电子商务实体企业(个人)已在淘宝、天猫、阿里巴巴等服务平台建立销售平台,其中,2014年全县20%的黄桃通过商务平台售出,成功探索出一条销售新路径;目前该县正在创办农村电子商务试验示范点。

(炎陵县农业局 曾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