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 村长种荷花“映红”致富路
胡智勤教村民如何识别成熟的莲蓬
胡智勤总是带领大家共同劳作
美景如画
来自广西、河南、湖南的游客
贫困户胡耀花有了稳定的收入
收获的喜悦让大家看到致富的希望
眼下,在溆浦县水东镇刘家渡村菏莲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荷花塘,走进百余亩荷花花开正好,田里茂盛的荷叶,满目青翠,亭亭如盖,而红粉白三色荷花,或簇成咕嘟含苞待放,或肆意怒放,成为一道美丽景象,这块荷花基地是由刘家渡村80后村主任胡智勤一手打造,通过土地流转把土地资源集合起来种植荷花发展“荷塘经济”,鼓起了腰包,带领当地乡亲一起走上了致富路。
30出头的村主任胡智勤,因自幼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外出到广东打工,几年来在外打工逐渐发现靠出卖苦力挣钱不如凭技术致富。于2009返回家乡开始他创业之路,他脚踏实地、精明能干,很快开辟了自己的一片天地。2014年当选村主任,他表示要为家乡美丽农村建设做点贡献。经过前期市场考察,他发现了一个商机,市场前景很好,既符合当前产业政策,又有很好的经济效益,那就是流转土地种植荷花。
2014年他首先在自己家2亩4分田里进行试种,经过2年来的观察选育,成功地在自家荷塘里培育出了适合本地生长的红荷、白荷、粉荷及睡莲等多款优良荷花品种,并且收入也很可观,这让他充分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便开始计划发动带领村民一起种植荷花。土地流转,在当地已有很多人进行过尝试,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惨痛。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作支撑,提升产业的附加值,胡智勤对此心里更加明白。2016年,他在刘家渡村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流转了100多亩田地,发动村里16户村民以田头或资金的方式入股,共投资200多万元搞起了生态荷花种植,并建立一个“芙蕖田园”观赏园区。
如何种植荷花,胡智勤随时都在思考,用他的话说,最初时做梦都在想。遇到不懂的就上网学,还主动加入“圈子”,随时关注同行的技术,实在不懂就登门做学徒,有机会听专家讲座、与同行交流心得。学会了,再去手把手的教会村民。如今,在用肥、控长方面,他都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打农药,人工捉虫,针对荷田里水草、浮游生物多的情况,便在荷下养殖鱼,即可作为鱼的天然饵料,又可净化荷田环境的同时,其粪便也为荷花提供无公害肥料,而荷花鱼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就这样刚开始一年他便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的路子。
荷花种植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还有很强的观赏性,自从7月10日开园以来,前来观赏的游客就络绎不绝,每天的门票收入都有3000多元,今年每亩效益可达4000元,预计经济效益产值达到50多万元。“家乡的创业环境好,比在外面当老板有味多了,今年第一年就让我看到了信心!”在广东经营一家大型花卉种植基地的胡文斌也毅然选择了回乡创业,他是16户村民中是技术骨干。
看着荷花经济绽放,胡智勤透露接下来,下一步他们将舒新城故居、小南岳、千工坝、芙蕖田园……等景点有机的结合一起,将开办富有当地特色的“刘家渡美丽乡村一日游”,并建设大型农家乐,推出独具特色的“全荷宴”让游客享受到吃、游、玩一条龙服务。“我们将以荷花观赏园为契机,进一步规划生态农庄建设,建起集观光、生产、加工于一体的百亩生态荷塘,让刘家渡村的菏莲种养专业合作社为每位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胡智勤满怀憧憬地说。
村里产业发展了,村民也跟着走上致富路了,很好地解决村民的就业和增收脱贫问题。现在荷园长期做工的村民就有20多人,每人每月平均工资有1800多元,其他一些村民从荷园里以3-5角价格批发新鲜莲子以2到3元的价格去周边卖,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我在这里厨房做工,我父亲就去街上或县城卖莲子,一家人生活改善了很多,胡主任做事很实在,这样的村长,我们信他,在他的带领下刘家渡村的明天会更好,他就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贫困户胡耀花坚定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