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警方归纳8类电信诈骗手法 提醒市民提高防范意识

10.06.2015  18:19
  红网湘潭站6月10日讯(湘潭日报记者 陈钢)近日,湘潭警方针对近年来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归纳出多种比较突出的犯罪类型和手法,提醒广大市民关注,提高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谨防受骗。
  
   (1)电话欠费、账户透支
  
  犯罪分子冒充电信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称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名下的电话欠费或银行账户透支,涉嫌“洗黑钱”等犯罪活动。随后让同伙假冒公安、检察、法院的干警接听或打来电话,谎称司法机关正在秘密调查中,为便于公正调查,确保事主不受损失,让事主将银行存款尽快转移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案例:今年5月24日17时,王女士报警称,当天上午11时,她接到一个自称是湘潭市公安局民警打来的座机电话,对方说她涉嫌诈骗案,在王女士惊慌之余,对方骗取了她的信任,随后,王女士按照对方电话中的提示操作,来到下摄司某银行,通过ATM机向对方的账户内转入42110元。
  
  警方提示:电话欠费、银行账户透支可通过电信运营商、银行客服电话查询或直接到营业网点查询。根据司法机关办案规定,政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或民事案件过程中,如涉及外地当事人需要调查的,不会直接与当事人联系,必须首先与当事人户籍所在地的公、检、法机关取得联系,请求协作,并携带有效的身份证件、执法证件和法律手续(文书),在当地公、检、法机关执法人员的配合、陪同下,调查当事人。
  
   (2)网购包裹内藏毒
  
  犯罪分子向事主发送如“您有一份包裹,由于地址不详,派送没有成功,请与手机号为×××的快递员联系”的短信。事主联系后,对方称你的包裹里被查出藏有毒品等违禁品,已将包裹移交公安机关处理,让其和公安局的某警官电话联系。事主按电话联系后,所谓的公安局民警称其可能涉嫌犯罪,要求事主将钱转到其提供的一个安全账号上,以便于公正调查。在犯罪分子的电话操控下,诱骗事主将钱转到指定账号上。
  
  案例:今年5月16日上午9时,刘先生接到170开头的电话,一名自称是长沙市公安局的民警告知,刘先生实名注册的淘宝购物,有一个包裹被公安局例行检查发现毒品,可能是身份被贩毒人员冒用,让他先将财产转移到公安机关指定的安全帐户,以配合公安机关调查。结果,刘先生通过信用社转账方式被骗1万元人民币。
  
  警方提示:如果犯罪分子通过邮寄或快递方式邮寄违禁品,公安机关发现后,不会电话向你了解情况,更不可能要求你将钱款转账,会派员当面调查。
  
   (3)热播栏目抽奖
  
  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中国好声音”等热播栏目节目组的名义群发短信,谎称受害人已被抽选为节目幸运观众,将获得数万元奖金和笔记本电脑等奖品,要求受害人登录“**电视台官方网站”(实为犯罪分子设置的钓鱼网站)领取奖品。当受害人按照网站内所谓“公告”要求,拨打联系电话申领奖品时,犯罪分子就会编造获奖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连环诈骗。
  
  案例:今年3月4日12时,刘先生在QQ上收到“湖南电视台”告知,说他在“我是歌手”栏目中获得热心观众二等奖,为缴纳保证金、个人所得税,他按照提示,用支付宝分两次向指定账号转了10300元。
  
  警方提示:有奖酬宾活动或抽奖活动一般采取电视抽奖、现场抽奖或到现场兑奖等方式进行,所需个人所得税等各种税费均已从奖金中直接扣除,不要中奖者事先支付。
  
   (4)网购火车票、飞机票
  
  犯罪分子克隆购票网站上的车次、航班查询、购票流程、客服电话等信息,做成“山寨”诈骗网站,并在上面发布“低价销售机票”信息,诱骗受害人点击登陆,填写身份、购票等信息,并通过该诈骗网站汇款。有的甚至利用事主麻痹大意,以“填写信息有误、支付不成功无法购票,需重新付款激活交易”等为由,要求多次汇款,实施连环诈骗。
  
  案例:今年5月17日下午,曹先生通过114查询预订了3张长沙—乌鲁木齐的飞机票,当时他在某商城的一银行内,用ATM机将4740元钱汇给对方。之后他的手机收到一条信息显示预订航班取消,曹先生拨打信息上提供的客服热线,按照对方要求在ATM机上输入账号,并输入了一个大于30元的现金数值,几秒后,曹先生的卡上就转来了30元现金,补足了他刚才输入的数值,再去查看时,卡上的25050元钱却被全部转走了。
  
  警方提示:市民要选择铁道部、航空公司指定的网站进行购票,如果在其他网站购票,一定要使用支付宝等正规安全的第三方支付,等车票到手确认无误,再由第三方把款付给对方,不可轻信网络搜索的网站,更不可在网站上随意链接支付平台,谨防被骗。
  
   (5)刷卡消费
  
  如您收到“尊敬的银行卡用户:您于×月×日在××商场刷卡消费×元整,将在您的账户中扣除,如有疑问请咨询银联中心×××”的短信,一时心急,拨打短信中的提示电话进行咨询,将有可能被冒充银联中心、公安经侦部门的骗子连环设套。
  
  案例:2014年10月,王某收到“尊敬的银行卡用户:您于10月7日在××大酒店刷卡消费7300元整,将在您的账户中扣除,如有疑问请咨询银联中心×××××联系”的短信。王某因从未去该酒店消费,心里有些急,遂拨打信息提供的所谓银联中心的客服电话,在热情的“客服”的帮助下,王某一步步进入骗子的陷阱,将钱转入所谓安全账户,被骗12000元。
  
  警方提示:遇此情况,市民请与各银行固定客服电话联系,或直接到营业网点查询(银行卡背面印有发卡行固定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并拨打110报警。
  
   (6)低息贷款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我公司在本市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3%,无需担保,请致电×××经理”等内容的短信,如果与之联系,对方即以预付利息名义骗钱。
  
  案例:5月2日上午,湘乡人潘某在家上网时看到一条低息贷款信息,于是与对方电话联系。下午,潘某按其要求,在湘乡市工贸新区的一个银行内开了账户,并开通了网银,而网银联系电话是按对方要求填写的对方指定电话号码。接着,对方以要有银行流水才能贷款为名,要潘某向该账户上存钱。潘某存入9785元后,被人多次转账和消费,才发现上当。
  
  警方提示:骗子利用银根紧缩,放贷难,企业和个人急需周转资金的心理,以低息贷款诱人上钩,然后以预付利息名义骗钱,市民需警惕。
  
   (7)低价购物
  
  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的物品等转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即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案例:3月15日,王某在网上看到一条“李先生”发布的出售二手小汽车的信息,于是与对方协议,由对方送车至湘潭经开区后,他再付钱买车。3月16日晚20时04分,他通过银行ATM机转账了500元给“李先生”作为发车的油料费及过桥过路费用。21时50分许,对方声称车已送到九华管委会大楼附近,于是王某分两次给“李先生”的账号转去保证金和风险金8400元,最终发现上当受骗。
  
  警方提示:不要轻信异常优惠的商品信息,如有购买需求,交易前要向工商部门认真核实提供商品的商家的真实情况,并尽量采取“货到付款”方式进行交易。
  
   (8)购物退税
  
  骗子发送“国家税务总局房产交易税收政策调整,你的房产可以办理交易税退税,详情请咨询×××(或××汽车公司车辆购置交易税收政策调整)”等内容的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往往容易在不明不白的情况下,被骗转账。
  
  案例:2014年7月,张某在车行购买了一台价值20余万的小汽车,不久就接到自称车行王经理的电话,称其所购买的汽车可以办理交易税(购置税)退税,并让其拨打所谓的咨询电话。随后,张某拨通电话后,对方以要核实其身份和银行帐户为由,索取了相关信息,并以退税成功,让其告知手机验证码。不久后,张某发现,其银行卡被转账6000余元。
  
  警方提示:在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时,不要轻信,如果国家真有退税政策出台,会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并通过相关部门书面告知,绝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