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平稳增长 前11月收入51.93亿
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往往备受关注。今年以来湘潭市服务业发展情况如何?12月26日,湘潭市统计局传出消息,1-11月,湘潭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落实“营改增”政策成效显现,从业人员应付职工薪酬得到有效保障,物业管理费征收比率超过九成。
运行:营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在运行过程中,显现出营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营改增’政策成效显现、营业利润同比明显下降、从业人员应付职工薪酬得到有效保障、从业人员应付职工薪酬得到有效保障、税金实现平稳增长、物业管理费征收率九成以上等运行特点。”湘潭市统计局服务业统计科相关负责人分析。
数据显示,湘潭6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涉及14个服务业行业大类。据初步统计,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1.93亿元,比1-8月增长了33.4%,同比增长9.0%。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交营业税金及附加6144.0万元,同比下降45.5%,下降幅度比1-8月提高5.2个百分点。从行业大类来看,营业税金及附加下降幅度较快的行业有:专业技术服务业,仓储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新闻和出版业。
问题:服务业内部结构不优
规模以上服务业内部结构不优,呈现持续亏损态势,是不得不回避的事实。
从统计口径看,纳入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畴的31个行业大类中,目前湘潭只有14个行业大类涉及统计报表单位,还有17个行业大类,也就是54.8%的行业没有规模企业进入统计范围。
分析表明,究其原因,一是湘潭受地域规划的影响,本身就不具备某些服务行业的规划优势,而导致“先天性”空缺,如航空运输业和管道运输业等;二是湘潭对服务业市场的培育和招商选资,还存在“后天性”不济,服务业行业做全、做大、做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三是湘潭范围内目前有这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但规模小,还达不到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标准,导致“暂时性”空缺。
此外,规模以上服务业呈现持续亏损态势。1-11月,湘潭市 6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其中有28家是亏损的,亏损额达5.56亿元,比1-8月多亏2.25亿元,亏损面达42.4%,与1-8月相比亏损面收窄6.1个百分点。从分行业大类来看,与1-8月相比,营业利润呈现持续亏损的行业有以下6大行业:道路运输业,仓储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卫生,新闻和出版业。
对策: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我们建议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行业人士建议,在制定政策和政策执行上给予服务业企业合理的优惠,像帮扶工业企业一样,采用引导资金,帮助服务业龙头企业解决营运中出现突出问题,使之做大做强,积极应对市场竟争,从而带动和引领其他与之配套的链条企业快速发展,同时增加就业,推动湘潭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同时,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鉴于湘潭规模以上服务业空白领域较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定“十三五”规划时,充分考虑到湘潭这座老工业重镇如何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科学规划服务业发展整体布局,加快推进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合理制定服务业发展相关配套政策,大力引进和积极培育服务业市场主体,积极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积极适应新常态,加快推进湘潭服务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