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车后付费 湘潭将推出驾培收费第三方支付模式

20.04.2016  10:11

□ 湘潭将推出驾培收费第三方支付模式

□ 6月1日起,城区及湘潭县所属驾培机构将率先试点

湘潭在线4月20日讯(湘潭晚报记者 郑镱慧子 通讯员 黄艳 陈抗)学员先在驾校学车,之后第三方支付平台再将学员预存学费支付给驾校,这种类似于“支付宝”的驾培收费模式将在湘潭实现。4月18日,记者从市驾培行业改革会议上获悉,我市驾培行业改革的第一步是将驾培机构收费方式由一次性预付改革为通过第三方平台“先培后付”。根据计划,6月1日起,城区及湘潭县所属驾培机构将率先试点。

引入第三方支付平台

过去,驾培行业一直采取一次性预付培训费用的方式。为了切实保障学员的利益,促进驾培行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与市驾培协会提出了《关于我市驾培机构收费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新的收费模式将引入第三方银行托管支付平台,培训学时满后,这笔钱才会分阶段打给驾校。”市驾培协会会长戴国军全程参与了《方案》制定。他介绍,按照《方案》,学员报名时,与驾校签订培训合同,约定培训费用,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培训费用通过现金、银行支付等方式存入我市驾培协会指定银行账号进行托管,实行先培训后付费,未培训不付费;资金托管银行和计时培训平台全程对接,学员完成每一科目培训学时后,未提出异议的,托管银行根据计时培训系统反馈信息,分阶段从银行拨付培训费用到驾培机构账户。

新模式利好学驾人员

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副处长范文佳介绍,目前湘潭共有驾校40所,每年培训学员6万余名。受原有驾培经营模式的制约,学员投诉时有发生,如缴费后学员要练车,教练说没时间,有些教练甚至借此吃拿卡要;个别驾校老板会用收来的学费投资其他行业,一旦亏损或者卷款逃跑,教练和学员的权益就得不到保障。

我市即将实行的第三方托管“先培后付”模式,切实保障了学员的权益,将从根源上防范驾校恶意卷款导致学员无法学车的现象发生。同时,进一步规范了教练员教学行为。新模式按照实际学时缴纳学费,杜绝了教练员学时造假问题。“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市驾培机构还将进一步满足学员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如‘一人一车’等,让驾校以服务竞市场,在教学、服务上下工夫、动脑筋。”范文佳说。

根据《方案》安排,即日起至5月30日,全市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驾培协会将完善改革方案操作细节,公开选定符合要求的银行机构进行资金托管;6月1日,城区及湘潭县所属驾培机构率先试点,8月1日,湘乡、韶山也将启动收费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