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治理再出发
本报长沙1月25日电 (记者吕明军、周立耘、颜珂、侯琳良)“以前人多企业多,半天就能卖一头猪,现在生意受点影响,但环境好多了。”湖南湘潭竹埠港屠夫张连刚说,按照政府规划,这里不久将成为一座滨江新城,“我更看好未来。”
曾经的竹埠港,日子过得红火。这里是全国14个精细化工园区之一,28家化工企业扎堆湘江东岸,年产值45亿元,1.74平方公里内生活着1万多人。
竹埠港的红火,代价是严重的污染。每年废渣排放量约3万吨,废水264万吨,下游不远处,就是长沙市的取水口。
走进企业聚集区,安静得令人吃惊。“关停工作去年10月就搞完了,现在是一家一家征收拆除。”湘潭市岳塘区环保局长方炼勇说。
竹埠港好比一扇窗,透过它,能够看到湘江治理的严峻与难度。
上游沿江工矿企业无序排放,重金属排放量一度占到湖南的70%,全国的18.7%。
湘江重金属治理跻身国家层面,近年来“重拳”频出,但越到后面,“骨头”越硬。
郴州三十六湾、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等七大污染重点片区,就像嵌在湘江肌体内的七大痛点。
流域覆盖6地市,“病因”复杂多样,靠一个地方、一个部门难有作为。
资金筹措压力巨大,产业转型迫在眉睫,技术攻关必须突破……
“治理保护好湘江,还一江清水,是关系湖南人民幸福生活和永续发展的大事。”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说。
2013年9月,湘江的保护与治理,被确定为湖南省政府“一号工程”。湘江治理,迈入“升级版”。
制定“路线图”:从2013年开始,实施3个“三年行动计划”,先“堵源头”,后“治”“调”并举,再巩固提高。
聚力“攻坚战”:七大重点片区,明确牵头部门,根据成因现状“一区一策”,对症下药。
下好“一盘棋”:建立了由省长为总召集人,分管环保、水利、工业三位副省长、湘江流域各市市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调度。39个部门、6个地市,各自认领责任,通力协作配合。
环保部门监测,目前湘江干流水质中汞、镉、铅、砷、铬的污染浓度分别比2010年下降了33.3%、22.2%、42.9%、58.3%和28.6%。今年以来,5项重金属指标均在Ⅱ类标准限值以下。
(相关报道见第九版)
[编辑: 刘加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