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湘南”示范效应发力 承接产业撬动湖南增长极

23.11.2014  01:04

  中新网郴州11月22日电(记者 鲁毅)3100个项目三年内落户湘南、单个项目金额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上百亿、近200家海内外知名企业、来自欧美日韩等地的知名跨国公司高管……正在郴州举行的产业承接转移对接活动再一次展示了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吸引力。

  推进湘南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和第二届湘南承接产业转移投资贸易洽谈会21日至23日在郴州同步举行。湖南省副省长何报翔出席会议时表示,湘南示范区通过三年发展,作为湖南南大门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实力不断提升,吸引力不断增强,商机、潜力无限。

  三年成功承接转移项目3100个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自2011年10月获批以来,建设成效显著,完成了“三年打基础”的阶段性目标。湖南省商务厅统计数据显示,3年来,湘南三市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3100个,占全省的37%,每个工作日都有3个项目落地湘南。

  湘南地区在全省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显现。据统计,从2012年至今年9月,湘南三市累计完成进出口额166.4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额108.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4.5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比重为24.4%、54%、27.1%。其中,加工贸易占全省比重从30%提高至50%多,三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三市新增税收48.7亿元,新安置就业66.4万人。

  目前,示范区平台支撑日益完善,湖南第一个综保区衡阳综合保税区已于今年9月封关运行,郴州“铁海联运”和郴州国际快件中心已建成营运,衡阳、永州“铁海联运”也在积极推进之中。此外,衡阳高新区已获国家批复,湘南示范区所有县市区均至少有一个省级工业园或省级工业集中区。

  借力承接沿海和国际产业转移,三市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衡阳市成功引进富士康、欧姆龙、中兴通讯、电科电源等企业,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储能电池企业集群。郴州市成功引进高斯贝尔、台达电子、华录数码、骏峰电子以及三一重工、奥美森、富士电梯等大企业,初步形成了消费类整机、光电子、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业集群。永州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承接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初步形成了轻纺鞋帽产业集群。

  突出重点、错位发展仍需加力

  示范区成立三年来,富士康、飞利浦、欧姆龙、台达电子、中兴通讯、神华火电、华润风力、五矿等国内外知名实力企业纷纷抢滩落户。但湖南省商务厅厅长徐湘平坦言,“引进的大企业、大项目仍不多,尤其是带动性强、三外联动的龙头企业较少。

  徐湘平表示,未来三年,湖南将继续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企业500强等大型企业,进一步提升承接产业的档次和水平。从承接低端产品向承接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从承接配套产业向承接整机整车转变,从承接单一企业向承接产业集群转变,从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承接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并重转变。

  “必须根据湘南三市各自优势,实现三市之间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徐湘平强调,湘南地区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战略型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承接重点,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矿产品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纺织制鞋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

  未来三年,湘南将努力实现每年引进20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企业500强企业,引进年进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的加工贸易企业10家以上;重点支持衡阳综合保税区、郴州出口加工区等两个海关特殊监管区以及衡阳高新区、郴州高新区等两个千亿园区并发展一批特色园区。

  积极创新探索“飞地经济

  事实上,随着近几年“双转移”的步伐加快,要素成本在湖南乃至整个中部地区持续上涨,这里的优势已不如从前那般明显。在湘南地区,不少企业反映电价、水价、气价、五险一金、物流费用等要素成本居高不下,土地成本过高、园区用工特别是熟练技工成本高且招工难。

  为不断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条件,湖南将在已有的政策基础上将拟出台27条新政加大对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支持。本次会议期间,湘南示范区再次启动第三批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达764.8亿元,涵盖了平台建设、基础设施、人才培养、产业项目等。其中产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将是重点工程之一,湖南省政府计划拟投资30亿元支持建设。

  徐湘平指出,当前湘南示范区经过三年打基础,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我们应该抢抓新一轮改革开放,区域合作和产业转移机遇,发挥既有优势,完善不足,乘势而上。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区域合作,适时探索“飞地经济”。

  湘南地区具有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也是湖南对接东盟的桥头堡。徐湘平说,未来三年,湖南将加强与珠三角及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的融合合作,重点推动湘粤合作试验区、衡阳(深圳工业园)和永州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建设。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打破行政垄断和市场壁垒,探索高效的管理体制和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支持推动试验区在开发开放、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出口报关、公共服务、跨省通报等区域合作一体化方面先行先试,推动试验区与周边市场的深度融合,构建互动、互补、互惠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