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剧《月亮粑粑》打磨后首演 全体演职员为乡村小学募捐

30.05.2016  01:55

(村里的“秦老师”因病离开,愁怀了村民和学校里的孩子。)

(走了一位“秦老师”,又来了一位“小秦老师”。)

(村里的课堂又开始开课了。)

(“小秦老师”教山里的学生们唱歌。)

(为保护学生而英勇负伤的“小秦老师”。图片均由星辰全媒体记者 刘佳/摄)

   星辰在线5月29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刘佳 通讯员 董砚) 今晚的长沙实验剧场内热闹非凡,湘剧高腔《月亮粑粑》首演正在剧院内举行,众多市民们闻讯而来感受一把久违的湘音湘韵。除了微信直播外,现场还有一大亮点,就是湖南省湘剧院的全体演职员将首演的所得款项全部捐给江永县岩寺营小学,给孩子们建一个运动场。

  据星辰记者现场了解,湘剧高腔《月亮粑粑》由着名湘藉剧作家盛和煜编剧,著名戏剧导演张曼君担任总导演,湘剧表演艺术家、湖南省湘剧院院长王阳娟主演。该剧根据真实人物原型创作,截取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片断,讲述了山村女教师秦稚云在一个叫做黄荆树的贫困小山村,30年坚守与奉献的动人故事。

  诞生于衣耕文明时期的童谣“月亮耙耙跟我走,我跟月亮提笆斗。借你的牛,耕蛋丘;借你的马,上辰州……”贯穿全剧,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朴素的文化理念。在剧中,这首古老的童谣被进一步升华,生动反映了一位当代平凡乡村女教师的中国梦。现场一位观众表示:通过观赏长沙味十足的《月亮粑粑》,在享受湘剧艺术之美的同时,也亲身感受了一个平凡人在时代大背景下对中国梦的现实追求。

  据悉,湖南省湘剧院在《月亮粑粑》的创作过程中,曾组织演职员三次到边远山区的乡村小学体验生活,以当地居民善良、纯朴、坚守、奋斗的精神品格为作品注入坚实的生活基础。江永县岩寺营小学教室后面是一块黄土空坪,下雨天泥泞不堪,孩子们只能呆在教室里。看到此情此景,湖南省湘剧院全体演职员共同决定,将5月29日晚的首演作为义演专场,将所得款项连同演职员的劳务费一起募捐给岩寺营乡村小学,帮助那里的孩子们修建一个课外活动场所。

  湘剧高腔《月亮粑粑》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第五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排名第一)剧目。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艺水情品创作上需从“高原到高峰”的讲话精神,湖南省湘剧院精益求精打造精品,积极备战今年即将在西安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再度冲刺文华大奖,力争为湖南文化强省的建设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