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人“硬气”感天动地

28.08.2015  20:57

  近日,湖南卫视播出《不可替代的湖南》第三集。节目显示,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常德发动了细菌战,在益阳南县制造了厂窖惨案。面对日军暴行,湖南军民奋起反抗,在抗战力量的投入上,湖南人为赢得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评价: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影片《战狼》挑战好莱坞《敢死队》,其间一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就曾让无数中华儿女热脉喷张。这就是中华民族不屈的魂灵,当初日本军国主义野蛮入侵后炎黄子孙也曾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战洪流中,为民族和祖国而战。“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每当国难当头更是离不开湖南人的身影。甚至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湘人写就”。

  在湘人眼中,国家与家乡自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先前战乱时楚湘子弟参军入伍,家中往往都要摆酒相庆,因为在湖南人眼里杀敌报国与科第辉煌同等光荣。有着这种强烈的爱国思想,在抗战中湖南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共计伤亡群众260多万人,在湖南战场伤亡的军队达32万多人。但湘人的爱国也换来了累累战果,那就是整整7年时间日军都没能在湖南再前进半步。

  这种爱国,甚至已经成为了三湘四水的普遍共识。彼时日军入侵长沙金井影珠山下开物学校,曾经抓住3名小学生。当时日军拿出汪精卫的照片问小学生是否认识,而学生们却说“这是汉奸汪精卫”。任凭日寇打他们的嘴巴,要他们承认是领袖,向照片敬礼,但这3名小学生都是宁死不屈,最后被残忍杀害。这种爱国,这种骨子里的硬气,已经构筑了抵御外敌侵略钢铁长城。

  带着这种骨子里的硬气,只有3000万人的湖南,抗战期间竟有210万人参军入伍,10万湖湘子弟战死沙场。就以气焰嚣张的日军为例,其在侵华战争中也以攻打湖南最为吃力,领教了湘人“硬气”。因为湖南人最不愿妥协,最为硬气,甚至不惜以死报国。这有事实为例:日军四次攻打长沙,前三次均告失败,第四次才侥幸成功;而衡阳人则是战到了弹尽援绝,才最终陷落。

  事实上,湘人硬气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先前黄兴就曾历尽艰难,带一旅湖南兵在汉阳抵挡清军大队人马;蔡锷带着病,亲领子弹不足的两千湖南兵和十万袁军打死战。这桩桩件件,已足以感天动地。以至于毛泽东也曾感叹道:“呜呼湖南,鬻熊开国,稍启其封。曾、左,吾之先民;蔡、黄,邦之模范。”有着这种硬气,尽管日本帝国主义凶狠暴残,也在湘人面前败下阵来。

  可以说,三湘四水、奇山秀气,孕育出了湖南特有的硬气。文化大师钱钟书先生曾漫谈说:中国有三个半人,两广人算一个,江浙人算一个,湖南人算一个,山东人算半个,而湖南人的影响似乎更深远些。在硬气指引下湘人已经成为了中国的脊梁,夯实了抗战胜利的底气。这种硬气,也已决定了湖南的不可替代。因为有了这种硬气,湖南不会亡;有了这种硬气,中国更不会亡。

[编辑: 彭亚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