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试点生态红线制度改革

05.06.2015  18:19

湖南日报6月4日讯(记者 田甜)生态红线是维护生态安全的“生命线”,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警戒线”。今天,记者从全省生态红线制度建设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会议上获悉,我省已正式启动生态红线制度改革试点,郴州市的桂东、汝城、宜章、资兴四县市被纳入第一批试点。

郴州东江湖库区周边的桂东、汝城、宜章、资兴四县市地处南岭山脉和罗霄山脉交汇处,属国家森林及生物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中东江湖还是国家重点保护湖泊、湘江流域和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水源地,在此开展改革试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据了解,我省生态红线将由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限三部分构成。根据试点实施方案,将从空间与数量方面划定8条红线,包括国土空间环境功能分区与生态保护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能源消费总量、消费强度双控红线;耕地面积总量红线、基本农田面积总量红线、永久性基本农田红线;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湿地面积红线;城市增长边界限值与空间边界;矿产资源禁止开采区、限制开采区红线;基于功能分区的环境质量红线、排污总量红线。

同时,我省生态红线制度建设改革的时间表也已经确定,今年底前,将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明年6月30日前,将完成生态红线相关管控政策的制定工作。